2025年的11月,蔚来用实力给新能源车市扔了一颗炸弹,它的单月交付量首次突破4万大关,这一成绩瞬间炸开了舆论场。过去,大家总爱问李斌一个酸溜溜的问题:“蔚来什么时候倒闭呀?”李斌对此直言:“挺烦的。”但看现在,蔚来不仅在单周交付量上轻松破万,两款旗舰车型排着长队等车,合肥工厂更是忙到连员工都得去食堂面试了。说实话,这样的反转,是蔚来的自救,也是行业的一场好戏。
接着再看这份10月的成绩单,你就会发现,蔚来的爆发并不是靠单品牌突围,而是靠着三大品牌齐头并进的“团结战术”。蔚来品牌主打高端市场,贡献了17143台的交付成绩,同比增长了足足24.9%。尤其是全新ES8,这款既可以商务又适合家庭的大三排SUV从交付到突破1万台,只用了短短41天,直接刷新了40万元以上纯电车型的记录,轻松拿下销冠。
最“猛”的还得看乐道品牌,10月一下交付了17342台,直接创下了历史新高。最新亮相的乐道L90以11722台的成绩傲视群雄,成为纯电大型SUV销量的连续冠军。而令人忍不住一拍大腿的是,这款车的“连带效应”着实惊人,不少冲着L90去看车的人最后顺便下单了五座版的L60,帮着这款中型SUV冲进了销量前三。而定位10万级的小车萤火虫,虽然看似低调,也悄悄贡献了5912台,稳稳地在小车市场站住脚。
蔚来这次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它的不同:不是靠低价走量,而是在覆盖10万到40万价位时还能顺利让高端车型卖出爆款。这份市场手感可以说是好得“甭提了”,也正因此,大家才敢问了个之前完全没有底气的问题:这次蔚来的盈利目标,真的能实现了?
说起盈利,光有订单没啥用,怎么都得把车顺利交付出去才行。蔚来这段时间顶着订单激增的压力,把产能提升摆上了头等重要的位置。你去合肥的工厂瞧瞧,自然能感受到一股人人忙碌的热火劲:厂区的充电桩上贴满招聘海报,冲压车间和总装车间现招工,工资开到6000起,年底还有双薪,工人们甚至得在食堂群面,其中混了一两句这场景你就知道真不是简单的门面工程。
别小看这些细节,每一步的动作全是有计划的,为了匹配需求,蔚来把10月的乐道L90产能提到了1.5万台,年底全新ES8也要冲着这个数字去,每个月底三大品牌的总产能直接抬到5.6万台,这是什么意思呢?意味着未来两个月,交付量还有可能继续创新高。
除了外面的忙碌,内部的降本增效也紧锣密鼓地推进着。蔚来从二季度开始,降低研发费用到30亿,但这不是简单砍预算,公司内部流传着一个叫CBU的工作机制。这机制就是让企业的每一个小单元都要自己运营,自己计算投入产出,拒绝部门间此前常见的预算拉锯浪费。这种模式下,全新ES8和L90的问世,靠的就是这套高效的研发方式。
关键还是李斌的“战略定力”。两年前,混动车型风头正劲,有人劝他:“做点增程车吧,保险一些。”他没信,坚持砸了600多亿资金在纯电路线,整出了一系列硬核技术,什么900V高压架构、SkyOS·天枢操作系统,自研芯片,直接硬生生把技术优势拉满。你坐进一台全新ES8,打开前备箱,你会发现里面容积230L,装得下两个20寸行李箱,这种空间感,混动车型根本没得比。
除了车本身,蔚来的另一个优势是换电网络。这东西以前被人看作烧钱项目,现在却慢慢挣回了名声与盈利。10月底,换电次数突破9000万次,在G318川藏线上,换电站已经布满了沿线城市,平均每秒不到1秒钟,就有一台车满电出发。换电的省钱效果不少人有切身体会:就拿一个家庭用户的话来说,家里没安装充电桩,每周两次换电,花的钱基本只有加油的一半,省心又省时,这样的体验,能留住老用户已经很好了,还能吸引新用户来下单。
从拉动订单到控成本,蔚来展示了一家新能源车企运营的成熟方法。“盈利靠的是多卖车,不是竭泽而渔。”李斌常在内部会议上这么直白地说。更重要的是,这个线路让蔚来顺着风口起飞了。看看过去8个月的数据,国内纯电汽车销量的增长都比混动快,纯电比增程、插混车型更方便、更省钱的优势已经显现无疑,对大三排SUV的需求爆发,纯电技术与换电支持刚好能给到用户惊喜。
今天的蔚来,不再是过去一提就摇摇欲坠的车企了。从年初亏损68亿一路爬到月销4万台,终于让人能在盈利上看到希望。这场从低谷爬起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积累、品牌卡位的精准,也离不开李斌对发展方向的坚持。
接下来的两个月是蔚来的关键时刻:目标明确,15万季度交付量,毛利率冲到17%,到底能不能实现,我们且拭目以待。唯一肯定的是,新能源行业的市场竞争,因为这样的逆转故事,会更精彩!具备产能、技术、品牌向上的车企,才能担得起中国新能源行业的未来期待,咱们看蔚来能走多远吧,咋说呢,希望别让这股逆袭之势戛然而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