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养车手账:机油火花塞刹车片,省钱保养那些小心思
天一热,我家楼下停车场的老哥们又开始扎堆聊起各自的“爱车经”。有人说,十年老车还能跟新的一样,就是靠细致保养。有人摇头,说自己三年新车已经“破败”,原因嘛——懒得管。其实啊,这事儿听着简单,真落到日常里,每个人的小九九都不一样。
先从发动机说起吧。我那辆陪我上班、接娃、偶尔跑个短途的“小铁皮”,最怕啥?不是路上的坑洼,而是机油用久了没换。有回赶着出门,突然发现发动机声音闷哑,还带点异响,一查才想起来,上次换油已经过了八千公里。这种时候真有点后悔——明明矿物质机油五千公里就该换,全合成也别拖太久。可惜,人总觉得能再撑两天。后来朋友提醒我一句:“你这不是省,是在给自己挖坑。”想想也是哈,一瓶好点儿的全合成,用上一万公里也行,但真拖过周期,再好的血液也失效。
说到这里插个小段子,有位美系轿车主,坚持不肯按时换火花塞。他总觉得这玩意儿结实耐造,“能打火就不用动它!”结果某天冷启动半天打不着,还以为电瓶挂了,其实就是镍合金火花塞间隙大得离谱。一测油耗,比原来高出15%,他才服气地去修理厂,把那几个发黑的旧件一口气全换掉。从此,他每三万公里准时更换镍合金型,如果用铂金或铱金,也不会超过六万和十万这个坎。“少折腾,多安心。”他说完还拍了拍我的肩膀。
再讲讲刹车片,那可是关乎安全的大事。我身边有开出租的大姐,每次进站都要趴下看轮胎和刹车盘厚度,她总结出来一个经验:“只要低于3毫米,不管多忙都立刻去更。”她还特意买了一支检测笔测刹车油含水量,说超过3%沸点就会降,夏天暴雨、高速踩急刹的时候很容易出问题。有一年,她因为及时发现问题避免了一次追尾事故,从此对这些“小零件”格外上心。
电瓶嘛,也是让人操心的小东西。我去年冬天下雪那阵子,下楼一拧钥匙,“咔哒”一下没反应。当时脑袋嗡的一声,以为是哪里坏掉了。后来师傅检查后告诉我,这块用了四年的普通电瓶早该退休,要是启停系统车型,两三年差不多极限。不信邪的话,大概率会遇到半路抛锚或者仪表盘灯光忽闪的问题,更糟糕的是可能影响整套电子系统。所以现在每次做保养,都让师傅顺便测一下健康度,不敢再偷懒啦!
减震器这种部件平常感受不到它存在,可一旦坏起来……有一次开长途,高速上一过减速带,全家人差点被弹飞出去,下来看底盘漏了一摊液体,只能叫救援拖走。一问才知道,这玩意八九万公里基本寿命到了,有漏油必须马上处理,否则舒适性下降是一回事,更麻烦的是轮胎偏磨、底盘松散,好端端的小轿变“船”。以后但凡听见底盘异响,我都会警觉几分。
还有季节性的那些小麻烦,比如夏天空调冷凝器前面粘满昆虫叶子,那叫一个难清理。如果堵住散热片,高温天气跑高速分分钟动力衰退、空调制冷不给力;冬天天气转凉玻璃水壶里的玻璃水要记得提前替换防冻型,否则夜里结冰喷不了水轻则视线模糊重则涨裂损伤配件;梅雨季节注意排查一下天窗排水孔有没有杂物堵住,不然下一场大雨下来,你会发现副驾驶脚垫下面湿漉漉发霉味道久久散不掉……
身边不少朋友喜欢攒经验,每当聊起这些琐碎事,总有人叨叨一句:“你看,为啥别人十几年老爷们开的还挺精神?”其实秘诀无非就是勤快二字,该检查的不偷懒,到周期必维护。这些零碎活计虽然琐碎,却关系整台汽车安危与寿命。据说发动机每跑1万公里,会产生5克左右微小金属屑,所以定期保养真的不能马虎,小疏忽最后吃亏还是自己钱包和安全感受最直接。
话扯远一点,有时候修完回来,看着干净利索的小铁皮,又忍不住摸两把方向盘,自言自语道:“下回别偷懒,该花的钱不能省!”毕竟谁都希望自己的座驾越开越顺手,不至于哪一天关键时刻罢工给生活添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类似经历?是不是偶尔也会在深夜停车场,对着自己的爱驹嘀咕几句?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购车建议或汽车定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