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老板揭秘:二手车为何九成新还便宜?真相让人震惊!

很多朋友在逛二手车市场的时候,心里可能都会冒出同一个大大的问号。

放眼望去,一排排的汽车擦得锃亮,漆面光滑得能映出人影,打开车门,内饰干净得跟新的一样,有的甚至连新车那股特有的味道都还没散尽。

再一看里程表,数字低得让人不敢相信,有的才跑了几千公里,顶多一两万公里。

车行老板揭秘:二手车为何九成新还便宜?真相让人震惊!-有驾

可就是这样看起来和新车没两样的“准新车”,价格却实实在在比去4S店提一辆新车要便宜不少,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

这时候,很多人心里就开始犯嘀咕了:这车主是家里有矿,开着玩玩就卖了?

还是这车本身有什么咱们看不见的硬伤或者问题?

这么好的便宜事,真的能轮到自己头上吗?

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门道?

其实,这种现象背后并非只有一个答案,而是由好几种完全不同的情况共同造成的。

咱们得一层一层地把这些情况掰开揉碎了看,才能明白这其中的究竟。

首先,最常见也是最让人放心的一种情况,就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转变带来的自然结果。

咱们得承认,现在国家发展快,大家的生活水平肉眼可见地在提高。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汽车已经从过去的“奢侈品”变成了日常的“消费品”。

以前,一户人家买辆车,那可是件大事,得精打细算,一辆车恨不得开上十年八年直到报废。

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

车行老板揭秘:二手车为何九成新还便宜?真相让人震惊!-有驾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一些统计数据,国内车主的平均换车周期正在不断缩短,尤其是在大城市,很多人可能三五年,甚至更短时间就会考虑换车。

这种快速的更新换代,就催生了大量的优质“准新车”流入市场。

比如,一个年轻人刚工作几年,用积蓄买了辆十来万的代步车,过了两年,事业发展顺利,收入增加了,就想换一辆更高级、更有面子的车,那么他原来那辆车况极佳的车,就自然成了二手车市场的货源。

再比如一个家庭,原来是两口之家,开一辆小轿车很惬意,但随着宝宝的出生,甚至二胎的到来,小轿车空间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安装儿童座椅都费劲,这时候换一辆空间更大的SUV或者MPV就成了刚需。

他们那辆只开了两三万公里的小轿车,除了空间小点,没有任何毛病,也只能卖掉。

还有一些做生意的老板,可能去年刚买了一辆车用来撑门面,今年生意做大了,觉得原来的车档次不够,为了商务接待的需要,也会毫不犹豫地换掉。

这些车,它们本身没有任何质量问题,也没有出过事故,就是因为原车主的生活状态、经济能力或者需求发生了变化,才“被迫”进入了二手市场。

所以,如果你运气好,碰上的是这类车,那确实是捡到了一个实实在在的便宜。

其次,还有一部分“九成新”的二手车,它们的来源比较特殊,并非来自个人车主,而是直接从新车的“娘家”——4S店里流出来的。

这在行业内算是一个半公开的秘密。

4S店作为汽车厂家的销售终端,承担着巨大的销售压力和库存压力。

厂家每个月、每个季度都会给4S店下达销售任务,完不成任务,年底的返点和奖励就拿不到。

为了清理库存,回笼资金,4S店就会想办法处理掉一些身份特殊的“新车”。

车行老板揭秘:二手车为何九成新还便宜?真相让人震惊!-有驾

这里头主要包括几种:第一种是展车,就是放在展厅里供客户参观、体验的车辆。

这些车没上过路,但每天都有很多人开关车门、在车里坐来坐去,内饰会有一些轻微的使用的痕迹,严格来说不能再当做全新的商品车来销售。

第二种是试驾车,这些车是真正在路上跑过的,公里数从几十到几百公里不等,虽然里程很短,但毕竟已经上牌或者有过使用记录。

第三种是库存车,指的是生产出来之后,因为各种原因长时间(比如超过半年甚至一年)没有卖出去的车。

汽车长时间停放,电瓶可能会亏电,轮胎和一些橡胶部件也可能出现轻微老化。

这些车,4S店直接当新车卖会引起客户不满,砸在手里又占用资金和场地。

于是,他们通常会以一个比较大的折扣,打包卖给长期合作的二手车商。

车商接手后,进行简单的清洗和整备,再投放到市场里,就成了我们看到的“零过户、准新车”。

这类车,车况的底子是好的,毕竟它就是新车,只是身份特殊一些。

对于不那么在意这些细节的消费者来说,用更低的价格买到一辆几乎全新的车,性价比也是相当高的。

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

前面两种情况都还算是在阳光下的交易,买到就是赚到或者至少不亏。

但最需要我们警惕的,是第三种情况,这也是二手车市场水最深、最容易让人踩坑的地方。

车行老板揭秘:二手车为何九成新还便宜?真相让人震惊!-有驾

那就是通过精湛的“翻新技术”伪装出来的“九成新”问题车。

这些车外表光鲜亮丽,价格低得离谱,但实际上可能经历过严重的事故,或者被水泡过,甚至是火烧过。

一些不法车商会专门去收购那些发生严重事故的车辆,比如车身结构件像A柱、B柱、纵梁等已经严重变形的事故车。

在一些技术高超的维修厂里,这些“重伤员”会被进行“外科手术”式的修复。

他们会通过切割、拉伸、焊接等方式,把变形的骨架强行矫正,再通过厚厚的腻子和全新的油漆,把表面处理得天衣无缝。

甚至还有更骇人听闻的,把两辆撞坏的车,一辆撞了车头,一辆撞了车尾,从中间切开,再焊接成一辆所谓的“完整”车。

这种车,虽然外表看起来没问题,但它的车身刚性已经荡然无存,安全系数极低,在发生二次碰撞时,根本无法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无异于一个移动的铁皮棺材。

还有泡水车,修复手段同样是五花八门。

车商会把车辆的内饰、地毯、座椅全部拆下来清洗晾晒,用高压气枪吹干发动机舱和车内的每一个角落,再更换掉一部分明显损坏的电子元件,最后用大量的香水、空气清新剂来掩盖那股难以去除的霉味。

消费者在看车时,很难发现端倪,可实际上,那些被水浸泡过的电子线路和控制单元(ECU)就像埋在车里的一颗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因为内部锈蚀而短路,导致车辆在行驶中突然熄火、刹车失灵,后果不堪设想。

除此之外,“调里程表”更是这个灰色地带的常规操作。

不要以为现在的电子仪表盘就万无一失,专业的设备可以轻易地将一辆跑了十几二十万公里的车,里程数修改成只有一两万公里。

为了让骗局更逼真,他们还会同步更换掉磨损严重的方向盘、座椅、换挡杆和刹车踏板。

这样一来,外行消费者单从表面看,根本无法识别出这其实是一辆已经过度使用的“老年车”。

买回家后,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部件的各种问题就会接踵而至,今天修这里,明天换那里,后续的维修费用可能远远超过当初省下的那点车款,让人苦不堪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