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相信不少朋友的手机都被一条消息刷了屏,说的是华为鸿蒙智行要推出一个全新的品牌叫“尚界”,它的第一款车是台中型SUV,叫尚界H5,据说价格非常劲爆,可能20万都不到,而且马上就要在成都车展亮相,九月份就能开上。
这消息一出来,可把大家给激动坏了。
你想想看,华为的技术,加上一个这么有吸引力的价格,这车要是真的,那不就等于在现在的汽车市场里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吗?
很多人都在问,这是真的假的?
华为真要出这么一台车来跟比亚迪、大众这些品牌掰手腕了吗?
今天咱们就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用大白话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好好捋一捋,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咱们得先解决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这个“尚界”到底存不存在。
文章里说得有鼻子有眼,说是华为的“第五界”,还说它的增程器是上汽集团生产的。
听起来好像挺靠谱,但咱们只要稍微了解一下现在华为合作的汽车品牌,就会发现问题了。
目前,华为鸿蒙智行官方公开的合作伙伴,咱们掰着指头都能数得过来。
第一个是赛力斯,我们熟悉的问界系列就是他们合作的成果,算是老搭档了。
第二个是奇瑞,合作推出了智界品牌,智界S7已经上市,后面的新车也备受关注。
第三个是北汽,合作的品牌叫享界,定位比较高端。
第四个是江淮汽车,这个合作的目标更高,是要造百万级别的豪华车。
你看,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这才是华为官方认证的“朋友圈”。
这里面压根就没有“尚界”,更没有提到上汽集团。
说到上汽,很多关心汽车行业的朋友可能还记得,前几年上汽的领导曾经公开表达过一个观点,大致意思就是,如果跟华为这样的科技公司深度合作,华为提供了核心的智能系统,那华为就成了“灵魂”,而车厂自己就只剩下了一个“躯体”。
这个“灵魂论”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讨论,也清楚地表明了像上汽这样的大型汽车集团,更希望把最核心的技术和品牌牢牢抓在自己手里,而不是完全交给一个外部伙伴。
从这个逻辑上讲,上汽和华为合作搞一个全新的“智选车”品牌,可能性本身就很低。
所以,咱们基本可以断定,网上流传的这个“尚界H5”,大概率是一个被“创造”出来的消息,它并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项目。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车是假的,那我们是不是白激动一场?
其实恰恰相反。
这条假消息之所以能传得这么广,正是因为它说出了很多人心里想说的话,精准地抓住了大家对华为汽车的期待。
我们不妨回过头去,仔细看看这条消息里是怎么描述这台“不存在”的车的,你会发现里面的门道可多了。
文章里说,这台车叫尚界H5,是台中型SUV,车长4米78,轴距2米84。
这个尺寸是什么概念呢?
它比现在卖得很好的问界M7要小巧一些,开起来更灵活,停车也更方便,但空间又比一般的紧凑型SUV要大,正好能满足一个家庭日常出行的所有需求。
现在市面上最火的几款车,比如比亚迪的宋PLUS,还有深蓝S7,差不多就是这个尺寸。
可以说,这是一个家庭购车的“黄金尺寸”,谁能在这个级别站稳脚跟,谁就能拿到大量的市场份额。
再看它描述的外观和内饰。
什么封闭式的前脸、贯穿式的大灯、车顶上还有激光雷达,车里面是鸿蒙座舱、大大的中控屏幕。
这些设计元素,只要你关注过问界或者智界,就会觉得特别熟悉,这完全就是华为系车型的标准风格。
把这些大家喜欢的设计放在一台新车上,显得那么顺理成章。
这说明,在大家的心目中,一台新的华为系SUV,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最重要的就是价格,文章猜测起步价可能不到20万。
这个价格点实在是太有杀伤力了。
现在华为系的车型,最便宜的问界M5,起步价也要二十四五万。
这多出来的几万块,其实就是华为那套先进的智能驾驶系统和鸿蒙智能座舱的价值体现,毕竟这些都是实打实的硬件和研发成本。
如果华为真的能推出一款20万以内的车型,那意味着普通老百姓也能用一个相对能接受的价格,享受到顶级的智能科技体验。
这对于整个汽车市场来说,绝对是一次巨大的冲击,对我们消费者来说,更是天大的好消息。
所以你看,这条假消息其实是把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尺寸、最受期待的设计和技术、以及最有竞争力的价格,完美地组合在了一起,拼凑出了这么一台大家心目中的“梦想之车”。
它虽然是假的,但它反映出的市场需求却是真实存在的。
这就引出了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华为有没有可能,或者说会用什么方式,来打造一台真正属于大众市场的、20万级别的爆款SUV呢?
这才是这件事背后最大的看点。
要把价格从现在的二十五万级别拉到二十万以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背后需要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
我们不妨猜想一下,如果华为真要这么做,可能会有几条路可以走。
一种可能,是在现有车型上做“减法”。
比如,推出一些配置更加入门的版本,可以不带那个成本很高的激光雷达,智能驾驶能力从顶级的“无图”城区智驾,降级为常规的高速辅助驾驶,这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也完全够用了。
或者在电池、电机这些硬件上提供一些更经济的选择,通过不同的配置组合,把入门门槛给降下来。
另一种可能,就是跟一个成本控制能力超强的伙伴进行深度合作。
比如奇瑞汽车,一直以来就以造车“物美价廉”而闻名,他们在供应链管理和生产制造环节有着深厚的功力。
如果华为能和这样的伙伴联手,就有可能在保证核心技术体验不缩水的前提下,把整车的制造成本给压下来,从而实现一个更有竞争力的最终售价。
当然,还有规模效应。
当华为系的汽车卖得越来越多,形成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年销量之后,分摊到每一台车上的研发成本、零部件采购成本都会大幅下降。
到那个时候,推出更便宜的车型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总而言之,虽然“尚界H5”这条新闻被证实是一场乌龙,但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市场的真实渴望。
它告诉我们,大家都在盼着一台技术先进、设计好看、价格又亲民的华为系SUV。
这个市场缺口是真实存在的,这个期待也是非常强烈的。
所以,我们不必为一条假消息而感到失望,反而应该更加期待,看看接下来,无论是赛力斯、奇瑞还是其他合作伙伴,谁会率先把这台存在于大家想象中的“梦想之车”,真正带到我们面前。
那一天,或许才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新一轮竞争真正开始的时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