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11月数据显示,广汽本田飞度销量仅剩3台。这个数字真是让人难以置信,几乎可以说是惨到家。我一个修理厂的同行都在调侃,这车像是高配家庭车位刚卖完,基本没在卖了。其实前一个月还卖了17台,少得可怜。这次直接滑倒了谷底。突然让我想到,哎,这挂着悬崖边缘的车到底还能撑多久?
(这段先按下不表)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虽然飞度在销量上掉到谷底,但它的粉丝还真实存在。比如在小红书上,经常能刷到一些改装飞度的视频和晒单。有人换了轮圈,装了排气,拍照摆POSE,甚至还装了个后排座椅的折叠神器。你说,这车改装潜力还挺大的。月均油耗只要5升左右,后排还能变身储物隔层。技术上,差别其实不大。市场的打法,却变了。
我刚才翻了一下笔记,隔壁比亚迪秦PLUS降到8万多,就用插混打市场,吸引年轻人装一套新能源环保情怀。宝骏云朵喊着买菜也得车机灵,配置和智能化比起燃油车,后者更香。价格战的风口早已吹到,国产车除了价格杀得狠,还在拼配置和智能。可飞度还在挂着8.68万起售,优惠寥寥,像用2020年的定价跟2023的市场拼价格。你让一辆2020年的车,用当年价格去应对2023的价格战,差不多就像用按键手机跟折叠屏比——不在一个层级上。
(这段再跑题一会儿)
其实我还记得,好几天前跟朋友聊天,他是个车工厂的采购经理。你们飞度那车,怎么还不动刀?他问。我说:官方还在说要传承经典啊,但实际上就是在拱着库存。我心里知道,飞度的经典确实有传承之意——传承它的销量、利润、市场份额逐年减少的事实。
本田自己也没想明白,还在推混动和新能源积分,比如锋兰达混动、型格e:HEV都开得挺欢。飞度呢?一辆纯燃油的小车,明显被放养着。小改款,无非换两个中网,跟以前没有啥区别。产品经理嘴上说经典传承,实际上更像是在给库存找买家。如果销量继续贴地走,后果大概有两条:第一个像铃木雨燕那样,退出中国市场,连最后一抹回忆都风干了;第二个可能性,直接大幅度降价清仓。
其实我还猜,进口传言其实也做个参考,传闻说广州黄埔港出口到东南亚,可能是厂家谋退场的信号。市场倒逼企业刀口越来越亮,也推动了价格和配置的剧变。
(这里可以插一句你们觉得呢)
想想当年飞度的火爆,海外市场还一直把它当成平民超跑的象征,尤其是那个飞度+VTEC喷射组合,一度让许多家庭小伙追得热火朝天。那会儿天知道,谁能想到这么一款平民车,居然能凭借动力表现赢得部分消费者的青睐?你们记得它的出场时,是不是还觉得这车真的挺酷的?
但问题来了。市场需求变了。年轻消费者更喜欢智能化,配置要丰富,续航要长,甚至价格要更低。有些时候,感觉飞度就像一个老古董在市场上晃悠,只是那点情怀也逐渐变得无用武之地。
这也不一定代表死定了。你要说,飞度还能翻盘?我说,或许还能,京化一些老配置玩个焕新也行,挑战力还是在的。可惜它没有像本田其它车型一样,加快在新能源上的布局,比如纯电或插混,飞度就像在等待奇迹一样孤零零站在原地。
就好比我在朋友圈发的图片,飞度还在停车场,旁边新一轮的SUV、MPV都蜂拥而来,价格比它还便宜一点点,配置却不断堆砌。差别其实挺明显的。
我不知道你们觉得,飞度跟其它那些平价超跑的标签还能捆绑多久。下一步,厂家会怎么走?难不成会像苹果一样搞个新系列?还是会像铃木雨燕那样一次性退出?变数挺多的。
其实我觉得很多人买车,最在乎的还是用得顺手,心里踏实。可飞度这个曾经的平民超跑,已然在品质+市场双重压力下摇摇欲坠。
嗯,最后留个悬念吧:你觉得,哪种浪潮更容易冲倒飞度?价格狂潮?还是智能崛起?还是,大家都开始看重用车的那点小情怀?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