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销量全球第一,利润却不及丰田,专家呼吁别再喊遥遥领先

最近,咱们国家的汽车行业有件大事,听着特别提气,那就是我们的汽车产销量成了世界第一。

各种新闻、短视频里都在说我们“遥遥领先”,这让每个中国人都觉得脸上有光。

可是,就在大家伙儿都沉浸在这份喜悦里的时候,前重庆市长、也是一位非常懂经济的专家黄奇帆,在一场公开活动上,给大家泼了一盆不大不小的冷水。

他说的一组数据,让很多人一下子冷静了下来:咱们国家上半年卖了差不多三千万辆汽车,所有车企的利润加在一块儿,还不到日本丰田一家公司利润的一半,而丰田同期的销量,还不到一千万辆。

中国汽车销量全球第一,利润却不及丰田,专家呼吁别再喊遥遥领先-有驾

这话一出来,就像在热闹的宴席上突然安静了下来,大家心里都犯嘀咕:这是怎么回事?

我们卖的车比人家多那么多,怎么挣的钱反而这么少?

这世界第一的头衔,难道只是听着好听吗?

咱们先别急着下结论,也别觉得这是在涨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咱们就踏踏实实地坐下来,把这笔账算算清楚,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了。

根据公开的财务报表,我们能看到,在过去的一个财年里,丰田汽车公司净赚了差不多两千三百多亿人民币。

而我们这边,把国内十八家主要的上市汽车公司一年的利润全都加起来,总共也就九百亿出头。

中国汽车销量全球第一,利润却不及丰田,专家呼吁别再喊遥遥领先-有驾

你看这个总数的差距,就已经非常明显了。

但这还不是最直观的,我们来算算卖一辆车到底能赚多少钱。

就拿我们现在最火的品牌比亚迪来说,它已经非常厉害了,技术、销量都遥遥领先,平均每卖出一辆车,能有九千多块钱的利润。

可丰田呢?

人家每卖一辆车,净利润是两万三千块钱。

这一下就清楚了,我们卖两三辆车挣的钱,才顶得上人家卖一辆。

这么一比,那个“销量全球第一”的光环,是不是感觉一下子没那么耀眼了?

那么,我们辛辛苦苦造车卖车,利润都跑到哪里去了呢?

中国汽车销量全球第一,利润却不及丰田,专家呼吁别再喊遥遥领先-有驾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自己人跟自己人打得太厉害了,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内卷”,具体到汽车市场上,就是惨烈的“价格战”。

您要是今年关注过车市,肯定有印象。

从年初到年尾,几乎天天都有车企在降价。

一款新车刚发布会开完,热度还没过,马上就宣布优惠几万块;那些卖了一段时间的老车型,更是直接“打骨折”处理,恨不得亏本清仓。

车企的老总们在网上互相喊话,粉丝们在评论区里吵得不可开交,场面看起来是真热闹。

消费者也觉得挺好,买车便宜了。

但我们得往深了想一层,这种玩法,其实是在伤害整个行业的根基。

这就好比一个村子里的人都种西瓜,为了比别人卖得快,你卖一块一斤,我就卖八毛,他敢卖五毛。

中国汽车销量全球第一,利润却不及丰田,专家呼吁别再喊遥遥领先-有驾

最后大家的瓜都卖出去了,但一算账,谁都没挣到钱,甚至还赔了种子化肥钱。

这种降价压力,车企自己扛不住,就只能往下传。

谁在下游呢?

就是那些成千上万给车企供应零件的厂商。

本来约定好一个月或者两个月结一次货款,现在硬生生被拖到两百多天,快一年了。

供应商拿不到钱,现金流就非常紧张,连给工人发工资都困难,哪还有闲钱去投入研发,去更新设备,去搞技术创新呢?

整个产业链就像一根被不断拉长的橡皮筋,随时都有可能断掉。

而且,这种低价竞争还造成了大量的浪费。

中国汽车销量全球第一,利润却不及丰田,专家呼吁别再喊遥遥领先-有驾

据统计,有一段时间,我们新能源汽车的库存积压了高达八十万辆。

车是造出来了,但没卖出去,就静静地停在仓库里,每天都在贬值,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

这就像农民种了一地粮食,丰收了,结果大部分都烂在了谷仓里,你说这能算发展吗?

这分明是在消耗自己。

说完了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再掉过头来看看丰田,人家凭什么就能舒舒服服地挣大钱?

首先,丰田的眼光是全球性的。

它的利润,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咱们之外的国际市场,尤其是在北美。

中国汽车销量全球第一,利润却不及丰田,专家呼吁别再喊遥遥领先-有驾

一辆在中国可能卖三五十万的雷克萨斯,在美国能卖得更贵,而且利润非常高。

人家在那边根本不需要打价格战,因为几十年来,丰田已经建立起了一个金字招牌,那就是“省油、耐用、质量好”。

消费者买它的车,买的就是一份安心和信赖,愿意为这个品牌多花钱。

这就叫品牌溢价。

而我们自己的品牌呢,大多数还停留在“性价比”这个阶段,意思就是“东西不错,价格便宜”。

虽然这也是一种优势,但这也意味着我们很难把车卖出高价,利润自然就薄了。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核心技术。

黄奇帆那个比喻说得特别好,他说一部卖六千块钱的高端手机,可能硬件成本只有三千块,剩下那三千块,你买的是它的品牌、它的设计,更是它独有的芯片和操作系统。

中国汽车销量全球第一,利润却不及丰田,专家呼吁别再喊遥遥领先-有驾

汽车也是完全一样的道理。

我们现在造的车,外观越来越漂亮,内饰越来越豪华,大屏幕也越来越酷炫,这些都是我们肉眼看得到的进步。

但是在看不见的地方,比如汽车的“心脏”发动机、“骨骼”变速箱和底盘技术,以及新能源汽车里最关键的那些高端芯片、核心算法,我们的话语权还不够强。

很多时候,我们还是在扮演一个“组装工厂”的角色,把全世界最好的零件买过来,装配成一辆车。

这样做当然也能造出好车,但利润的大头,都被那些掌握核心技术的外国公司给拿走了。

我们挣的,只是流水线上的辛苦钱。

所以,问题的根源就清楚了。

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把车造出来、卖出去,更要追求在技术上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在品牌上有让人信服的“金字招牌”。

中国汽车销量全球第一,利润却不及丰田,专家呼吁别再喊遥遥领先-有驾

光靠打价格战,你降一万,我降两万,这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只会让整个行业元气大伤。

未来的汽车竞争,不再是单纯比谁的钢板厚,谁的沙发软,而是比谁的“大脑”更聪明。

自动驾驶技术、智能座舱的软件服务、通过网络就能不断升级的新功能,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才是未来汽车产业真正的利润增长点。

谁能在这里面占据领先地位,谁就能摆脱低价竞争的泥潭,站着把钱挣了。

当然,我们也不必因此感到灰心丧气。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到今天,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我们确实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现在认识到利润上的差距,不是为了否定自己,而是为了找到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这就像一个跑步运动员,冲刺速度很快,但耐力还需要加强。

我们需要的是整个行业冷静下来,少一些口水仗,多一些埋头研发;企业之间少一些内斗,多一些合作共赢,一起把中国的汽车产业做大做强。

销量第一的荣誉我们拿到了,这是个了不起的起点,但绝不是终点。

什么时候,我们不仅能自豪地说我们卖了多少万辆车,更能底气十足地说我们一辆车赚了多少钱,那时候,中国汽车才算是真正地强大起来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