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急着“去中国化”,一年要把国产零件清零

“55秒造一台车”的上海速度,转眼被美国厂嫌弃,理由只有一句:里头中国味儿太冲。

华尔街日报11月15日放风,特斯拉给所有供应商发邮件:加州弗里蒙特、得州奥斯汀两工厂,一年内把中国零件清零。邮件里没留商量的空,只写“找不到替代就换人”。年初他们还只是停新单,现在直接拆旧账,动作比换手机壳还快。

为啥这么急?美国明年起把电池、芯片关税抬到25%,再加通胀削减法案2025年卡矿物来源,车只要沾中国矿,7500美元补贴直接飞。特斯拉自己算过,一辆Model Y少拿补贴就是给对手送钱,还不如先把零件换了,贵也认。

通用汽车也刚发内部令,2027年把中国件归零。两大巨头一前一后,供应商瞬间被赶鸭子上架:电机里的稀土磁铁,原来九成靠内蒙古,现在得去加拿大、蒙古甚至澳大利亚翻矿,价格立刻飙三成;电子小模块原来深圳15块搞定,墨西哥新厂报价22块,还得先建生产线,钱哗哗流。

特斯拉挑头,把几个不关键的电子模块先踢给墨西哥组装厂,利用美墨加协定免关税,算是试水。电池更狠,宁德时代订单被砍,转给韩国LG和松下内华达工厂,电芯成本每度电贵12美元,一辆长续航版直接多掏960块人民币。工程师连夜改BMS程序,就怕电压曲线一变,车主第二天投诉续航缩水。

特斯拉急着“去中国化”,一年要把国产零件清零-有驾

得州厂占地理便宜,马路对面就是墨西哥新莱昂州,特斯拉在那边圈了地,让供应商过去盖厂,运费省一半。消息一出,做塑料件、线束、散热片的中国老板排队去蒙特雷租厂房,挂牌“墨西哥公司”,其实老板、工人、原料全是老班底,贴个标签继续卖货,算是打擦边球。

可稀土没法贴牌。中国10月刚把石墨、稀土列入出口管制清单,全球车企瞬间清醒:今天限石墨,明天就可能限锂盐。特斯拉赶紧砸钱支持加拿大稀土冶炼厂扩产,先签三年长单,价格比国内贵四成,但好歹把风险拆散。供应商吐槽“以前一个微信搞定发货,现在合同厚得像字典,还不敢违约”。

北美替换分三步走:2024上半年非核心件先换,目标30%,已经达成;2025夏天把电池结构件、电机壳体换成北美铝;2026年底核心芯片、功率器件全部迁回。每阶段都配审计公司飞工厂查“出生证”,只要原材料轨迹里出现中国冶炼环节,就算失败,补贴泡汤。

代价肉眼可见。特斯拉内部预估,美国产整车成本普涨5%到10%,马斯克在电话会里直接说“可能会转嫁给消费者”,翻译过来就是涨价。Model 3后驱版现在美国卖38990美元,明年夏天大概率破四万。通用更惨,别克一款纯电SUV本来对标特斯拉,零件一换,成本直接抬了1800美元,经销商听完只想翻白眼。

上海工厂没被点名,但气氛一样微妙。10月零售销量跌到6.8万辆,环比少卖9.9%,一部分原因是本土对手比亚迪把价格压到20万以内,另一部分也是特斯拉把最新款配置优先留给北美,中国车主觉得被怠慢。两边市场开始各玩各的:美国求安全,中国求便宜,同一家公司两套剧本,精分现场不过如此。

特斯拉急着“去中国化”,一年要把国产零件清零-有驾

欧洲车企隔岸观火,手里却悄悄接单。原本给中国供应商的电机磁钢订单,现在转给日本信越、德国VAC,价格贵20%,但客户愿意掏。中国工厂也不傻,干脆去匈牙利、波兰买地,继续服务欧洲客户,全球化换个马甲继续跑。美国市场让出来,他们就在别地吃回来,整体产能并没闲着。

最怕的是重复投资。一家做车载充电机的公司老板掰手指数:深圳老厂要留着供亚洲,墨西哥新厂供北美,波兰再建第三个厂供欧洲,一条产品线盖三座厂,银行贷 款利息直接吃掉三年利润。不盖又不行,客户一句“不去就换供应商”,只能咬牙连夜飞蒙特雷看地。制造业被政治撵着跑,像极了一群鸡被狗撵进篱笆,飞得乱七八糟还得继续下蛋。

特斯拉2025款Cybertruck就是样板,墨西哥产铝外壳、加拿大产磁钢、德州产4680电池,零件运费单比上海方案贵700美元,但补贴能拿满7500美元,里外一算还是合算。公司高管私下说“就当交保护费”,一句话把地缘政治的荒诞拍在桌面上:成本再高,也高不过丢补贴的损失。

消费者很快会用钱包投票。同样续航400公里的电车,北美零件版比中国零件版贵一千美元,你会选哪个?有人觉得千金难买心头好,有人转身去买二手燃油车。车企最怕的就是需求萎缩,量一跌,之前砸的搬迁费全摊不平,财报瞬间翻脸。

特斯拉急着“去中国化”,一年要把国产零件清零-有驾

故事还没完。美国商务部正在讨论2026年进一步限制中国“技术成分”比例,只要软件代码里含中国工程师写的模块,也算违规。真到那一步,连调试工具都得换,成本再翻一层。供应商圈里传言“以后写代码得看护照”,虽然夸张,但没人敢笑,毕竟关税大棒说落下就落下。

两年倒计时已经启动。特斯拉美国工厂每天下线上千辆车,零件仓库里贴着三色标签:绿的是已替换,黄的是正在换,红的是找不到替代。工程师每天早会第一件事就是盯着红标签皱眉,像医院急诊室看心电图,生怕哪天直线拉满。红标签里最长一列写着“稀土磁钢”,后面跟着一句备注:全球除中国外产能不足40%,时间越紧,价越硬。

去中国化到底值不值?特斯拉算盘拨得噼啪响:一年省关税几亿美元,补贴再拿几亿美元,抵消成本上涨后还有盈余,股价就能继续唱高歌。可一旦销量滑坡,所有盈余变亏损,故事立刻反噬。马斯克在推特发火箭照片配文“自由不是免费”,网友回怼“自由要是贵到买不起,那还是自由吗?”一句话把豪华叙事拆得精光。

零件换血大戏刚演完第一季,观众已经坐不稳。厂哥厂姐加班赶货,股民盯盘心跳加速,车主担心涨价,政府惦记选票,没人知道下一集是爽剧还是烂尾。唯一确定的是,2026年行驶证上的VIN码一旦打刻完成,你开的每一公里都在替这场大国掰手腕付账。

车还是那台车,钱得谁多掏,你准备好了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