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关注我的人,都实现了财富自由!你还在等什么?赶紧加入我们,一起走向人生巅峰!
各位老铁各位车友大家好!
行车万里安全第一。” 这句口号,咱们是天天挂在嘴边,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可你说,这车开着开着,万一出了点啥岔子,小则影响心情,大则危及生命,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最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又发话了,一堆汽车厂家得老老实实地把自家车召回来“体检”一番。这年头,车子不像以前那么皮实耐用了,时不时就冒出个“小毛病”,让车主们提心吊胆。今天,咱就来唠唠,看看这次又有哪几款车被点名了,你家的车,是不是也在其中?这召回,可不是小事,背后藏着的,可是咱们老百姓的“行车安全经”。
一汽大众ID7 VIZZION:副驾气囊“掉链子”,安全可不能打折扣!
先来看咱们的国产新能源主力军,一汽大众的ID.7 VIZZION。说起这车,很多人可能觉得它是大厂出品,质量应该杠杠的。但这次,它也中招了,召回的理由是——副驾驶安全气囊的“过滤网尺寸偏差”。别小看这“尺寸偏差”,一旦出了事故,气囊没法按设计展开,它就失去了保护作用,反而可能给副驾乘客带来危险。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直接关系到乘客的生死。187辆车,虽然数量不多,但出厂日期集中在2023年12月13日至2024年2月6日之间,正好是这批车上市初期。这让我想起,很多新车型刚上市的时候,总会有一些“首批车主”先吃螃蟹,有些小问题也常常伴随着早期产品出现。这次大众算是反应快,主动备案召回。厂家说了,会给免费更换改进后的副驾驶安全气囊。这招挺好,至少把潜在风险给堵上了。不过,这也提醒了我们,即便是大品牌,新车上市也需要时间来检验。消费者在选择新车型时,除了看配置、看颜值,还得留个心眼,关注一下车辆的口碑和一些早期反馈。大众这方面做得还算积极,主动召回,这比出了事再推诿扯皮要强多了。咱们老百姓要的就是一份踏实,一份安全感。
本田CB1000R档位失灵?这理由听着就让人冒冷汗!
再来看看咱们的两轮”爱好者,本田摩托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召回的是部分进口CB1000R型摩托车。这理由,我头回听说,还挺有画面感的——“变挡杆枢轴螺栓受斜下方排气系统的热辐射影响,可能导致螺栓轴力降低,螺栓松脱。极端情况下,可能造成变挡杆垂下,无法变挡。” 乖乖,这下可玩大了!你想想,骑着这么一辆性能猛兽,正嗨的时候,突然档位失灵,这是什么概念?是让你瞬间从“风驰电掣”变成“原地待步”,还是直接把你扔进危险的境地?尤其是对于追求速度与激情的摩友来说,这种“掉链子”的风险,简直是灾难。37辆车,生产日期集中在2025年4月16日至2025年7月4日。注意,召回日期是2025年11月16日。这意味着,这批车很可能还没在国内大量销售,或者刚开始少量交付。本田这回算是“防患于未然”,把问题扼杀在摇篮里。他们承诺免费更换改进后的枢轴螺栓及相关附件。这态度必须点赞!毕竟,安全第一,尤其是在摩托车这种对操控性要求极高的交通工具上。希望本田能把这个“热辐射”问题彻底解决好,别让“无处不在”的热量,成为骑行中的隐患。
宝马中国华晨宝马:起动机“怕水”,这设计就有点“秀逗”了!
接下来重头戏来了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和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这次可是大规模召回,涉及进口和国产的多个系列,包括4系、5系、6系、7系、X4、X5、X6、Z4以及国产的3系。数量加起来,那可就相当可观了。召回的原因是:发动机起动机继电器“防水性能不良”,车辆涉水时容易进水,导致电路腐蚀,短路,甚至“起火风险”。起火!听到这个词,哪个车主不心里一惊?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实打实的火灾隐患!从2018年到2020年生产的部分车辆,这么一堆车,说起来都让人捏把汗。18年、19年、20年的车,都是卖得不错的年款,这么算下来,很多朋友的爱车可能就在召回范围内。
你想象一下开着你心爱的宝马,在雨季或者路面积水的地方小心翼翼地行驶,结果呢?你的起动机“怕水”,进水了,然后开始“作妖”,导致短路,甚至冒烟起火。这画面,简直不敢细想。宝马的解释是“设计原因”,而且是“防水性能不良”。我只能说,这设计团队,是不是平时太干燥了,忘了考虑咱们中国多雨的现实?或者,根本就是把“防水”这关给疏忽了。这么重要的部件,防水性能居然不过关,这让咱们怎么放心把爱车交给他们?
宝马的解决方案是免费更换改进后的起动机。听起来很美好,但一想到我车里的起动机可能“怕水”,我就有点膈应。而且,这么大的召回量,得多久才能换完?是不是得提前预约?经销商能不能应付得过来?这些都是车主们关心的问题。希望宝马这次能够高效、透明地处理好召回事宜,别让“蓝天白云”的标志,蒙上“火光冲天”的阴影。
福特林肯安全带拉不动”,蓄电池盒“发烧”?这品控有点堪忧!
咱们再来看看豪华品牌里的另一位——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召回的是部分进口林肯汽车。这次林肯被点名两次,一个涉及20182020年款的领航员,数量3357辆;另一个是2020年11月生产的58辆领航员。
第一个召回是关于前排安全带卷收器总成预紧器内部焊接不充分”。这个听着有点技术含量。它的后果是,“可能造成预紧器意外点爆,导致安全带无法回缩或拉出”。这安全带,可是咱们系在身上的“第二条生命线”。如果它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罢工”,或者干脆“卡壳”,那后果不堪设想。想象一下,事故发生时,安全带没卡住,人直接飞出去;或者,事故后,想解开安全带却卡住了,又增加了二次伤害的风险。这可不是简单的“不方便”,这是赤裸裸的安全威胁。
第二个召回涉及的是“蓄电池接线盒中印刷电路板过孔未被充分覆盖”,在污染物和水的作用下可能造成电路板腐蚀,导致“短路过热,存在起火风险”。又是一个“起火风险”!这已经是本期召回里第三次提到起火了。虽然数量不多(58辆),但是这种“起火”的问题,真的让人毛骨悚然。蓄电池本身就是车辆的“心脏”,如果它周围的电路出现问题,引发火灾,那可真是“发动机还没热,车已经烧了”。
福特这次召回对于第一项,是检查生产批次,不合格就更换。对于第二项,是检查蓄电池接线盒是否有熔化迹象,然后更换并安装带跳线的继电器盒。这说明,他们对问题是清楚的,也在采取措施。但话说回来,一个国际大品牌,豪华品牌的安全带和蓄电池盒,怎么会出现这么低级的制造缺陷?特别是“焊接不充分”和“过孔未被充分覆盖”,这听起来就像是生产环节出了大问题,品控流程没跟上。这不禁让咱们消费者在购买豪华车时,多了一层疑虑:这高昂的价格,是否真的买来了与之匹配的品质和安全?
结语召回背后是责任,更是进步的印记
这一波召回涵盖了大众、本田、宝马、林肯,从家用车到性能猛兽,再到豪华品牌,可以说“全覆盖”。有的问题是设计上的“小疏忽”,有的则是制造上的“大意”,但无一例外,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词——“安全隐患”。
咱们老百姓买车图的就是个出行方便,更是为了家人的安全。厂家们,请记住,你们卖的不仅仅是一堆钢铁和零件,更是承载着家庭幸福和生命安全的承诺。每一次召回,表面上看是“麻烦”,但从更深层次来说,这恰恰是企业负责任的表现,也是汽车工业不断进步的印记。它暴露了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它解决了问题,让我们对未来有更可靠的期待。
那么各位车主朋友们,你家的车有没有在这次召回名单里?面对这些“小毛病”,你又有什么样的看法和经历?是觉得厂家行动迅速,还是觉得有些问题本不该出现?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参考信息来源:《召回通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