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盘还是重生?哈弗枭龙MAX 7月卖4025台,真相远比想象扎心
01 和预想的剧本完全不一样。
我本来以为,这一代哈弗枭龙MAX能蹭起一波新能源SUV红利,怎么着也该稳中有升。结果呢,7月就卖出了4025辆。说白了,一个月干不过合资SUV一周的量。比5月还少了一半。这场面,别说是品牌脸面,4S店销售估计都给整不会了。
前几天圈里有个同行,特地问我,枭龙MAX会不会凉透了。其实类似问题不止一次听到。大家的心思都差不多:产品力明明比上代强,价也下得狠,咋还干不过?关起门敲敲脑袋。是外观不行,配置不够?还是哪里做漏了?直接说,这不是一两句能糊弄过去的。
02 你问我枭龙MAX到底差在哪?真要追溯,我先和你讲点冷门内幕。
其实二代枭龙MAX这次从头到脚都做了大动作——外形换成了舒服脸,设计风格明显没以前那么冲。低头一看,座舱是Coffee OS 3系统。功能够多,屏幕流畅,智能氛围一勾就到。哪怕是智驾系统,直接上了Coffee Pilot Plus。名头大,实用性高。还有那些‘老车友’常吐槽的味儿大、内饰次,在新款也改得不小。
话说回来,之前媒体试驾反馈都挺正向。我自己去展厅呆了一整天。销售人不多,客户也不吵不闹。你要说体验有啥突破,大部分人都会挑Hi4电四驱系统。说人话就是,你大冬天上下班走烂路、轻度越野、偶尔X东自驾,这系统撑得住。高环测试可以跑过200km/h,性能也不拖后腿。
但有意思的地方来了。产品升级是真升级,可消费者感知的利益点呢?你要说定价,新款是便宜了。比上一代跌得看着都心疼。老车主直呼‘背刺’。可问题是,这价往下压,不光是枭龙MAX都在降,整个市场血腥都快成了家常便饭。
03 那为啥销量还断崖?我觉着,得换个角度琢磨。
有个朋友今年看车,预算十五万。坦白说,枭龙MAX价格一看确实有点动心。配置香、电四驱抓眼球。但她家老公一句话劝退了:长城新能源,以前没有啥口碑,售后还挺难说。这时候你就明白,品牌认知和服务体系,可能比参数更要命。
我自己修车那会儿,经常有客户抱怨一个事——咱对新系统不了解,万一出Bug,谁能负责?长城官方指导价确实‘卷’,可你真出毛病了,配件能在本地修?咖啡系统、智能驾驶这么新,有多少售后技师能第一时间弄明白?现实就是这么‘反人类’。官方升级快,终端师傅跟不上。
还有人说是不是营销炸裂不够?这个问题得分两头讲。你看地铁广告铺得挺多,短视频里也没少刷。但空气感就是有。大众、日系的SUV,老百姓默认信任;枭龙MAX,即便产品力拉满,终端刺激还没打透就完事了。买车毕竟是个家里大事,谁也不愿意试错。
04 有些人说,‘枭龙MAX有啥黑科技,Hi4电四驱真牛吗?’
我承认,这套系统在纸面上对得起旗舰头衔。体验起来也算稳。可别期待它一下子把销量拉飞。现在混动车市场变天太快。之前比亚迪宋PLUS DM-i一下拉出大差距。吉利银河、传祺新能源也都拼命上分。你枭龙MAX一旦跟不上节奏,就可能边缘化。
说回个人观点。产品足够努力了,智能化赶得不算慢,价格也往地上贴。但市场这东西,它不会看你付出多少。终归是一句老话:买车是投票。有票你活着,没人投你就凉。这事说来扎心,可确实现实。
05 还留有翻身机会没?非要我压个注,我觉得有,但非常难。
第一,是不是能把二线城市和下沉渠道搞明白,把服务体验做成顺滑。这一点长城不是做不到。之前哈弗H6火时,渠道能力就是最大杀手锏。
第二,比拼智能体验和新能源系统,不如真把售后做扎实,把咖啡系统、Hi4技术培训扎下去。你哪怕车主‘用不坏’,也得保证不会‘吓坏’。
最后,枭龙MAX要想逆天改命,可能得靠一波类似吉利银河那种网红大事件,把认知彻底反转。不然再好的产品也容易被无声淹没。
买车这事,归根到底不是参数之争。谁省心,谁靠谱,谁能给人安全感,最终就活得久。枭龙MAX,这一课还得接着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