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摩托车,虽然不是现在的主流交通工具,但也受到部分人群的喜爱。到了2025年,不少车主以及业内人士都呼吁,希望能够解禁摩托车、取消13年的报废期,甚至有人用烧车这种极端方式来呼吁。究竟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一辆摩托车的葬礼?
最近有一个视频爆火,名字如题所示,那是相当的文艺。那么啥叫摩托车的葬礼?无非就是摩托车到了13年,需要强制报废,车主借此呼吁取消报废期,且博取流量的手段。
其实,在网上有不少人都对摩托车的管理有异议,最常见的就是大众对摩托车的误解,希望能够让摩托车合法上路,以及取消13年的报废期限。在交通工具日益发展的今天,摩托车该如何管理是时候要重新审视了。
解禁摩托车呼声高
禁限摩是上世纪末开始流行的,在北上广等地区率先开始,关于其原因众说纷纭。有的说是飞车党,有的说是不环保,有的则认为是不安全。而到2025年,全国实施摩托车通行限制的城市还有两百多个。
不少人质疑禁限摩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就连知名大V李稻葵也呼吁过解禁。因为当下汽车都能畅通无阻,而且也没有飞车党。按照当下的情况,摩托车已经没有限制的理由,如果硬要说不安全的话,那驾驶摩托车还要登记上牌、持驾驶证、交强险等等,甚至比电动车还规范。
实际上,大家呼吁解禁,并非要求无限制通行,而是寻求一种更精细、更科学的管理模式。就像此前《半月谈》写道:“应当重新审视一刀切禁令”,让管理能够适应时代发展。
同时,解禁摩也能惠及电动车,因为电摩和电轻摩也归为机动车范畴,在禁限摩地区也是不能合法上牌和上路的,只能骑限速25码的电动自行车,也引来了电动车用户的质疑。
取消13年强制报废的诉求
相较于行驶限制,强制性的13年报废期,更是让很多人不理解。无论车辆实际状况如何,保养得多么精良,年限一到即强制报废,这难道不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如果说以前有此规定是可行的,因为当时的摩托车技术不算高,用久了确实存在问题。但当下摩托车的质量已经不能同日而语,有些人的车经过保养13年后依旧如新。而且许多人摩托车使用频率并不高,13年后车辆状况良好,如果强制报废就不太合理。
因此,个人认为,应当取消僵化的“13年一刀切”报废年限,根据车辆检测的实际情况来评估报废。此前商务部对此也有过回应,以后可能会制定更加科学的报废机制,所以还是值得期待的。
总结
通过烧车等极端操作来呼吁,这也是大众对于部分管理办法的一种不理解。当然,无论是解禁摩,还是取消13年报废期,这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不管如何,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城市认识到这一点,用更加科学的手段来管理摩托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