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检测单位都出来说了
最近这车圈儿的风,真是刮得人脸上生疼。尤其是理想汽车,好家伙,这一出“大戏”演的,连我这个L8车主都看得目瞪口呆,心里五味杂陈。你说你好好卖车得了,非要搞什么“自证清白”的骚操作,本以为能秀一波肌肉,顺便收割一波粉丝的信仰,结果呢?玩脱了,石头没扔出去,反倒重重地砸在了自个儿脚上。
本来这事儿吧,理想是想搞个大新闻的。你想想,找个第三方检测机构,做一套全方位的、看似严谨无比的测试,然后把漂漂亮亮的数据报告往外一甩,标题都想好了:“国产之光,实力碾压!”这剧本多完美?既能堵住那些天天说三道四的“黑子”们的嘴,又能让摇摆不定的潜在客户下定决心。营销部的小算盘估计都打冒烟了,觉得这次KPI稳了,年终奖就在向他们招手。
理想大概万万没想到,这个时代,最靠不住的就是剧本。尤其是当你的“合作演员”不按套路出牌的时候。眼瞅着网络上的质疑声一浪高过一浪,说这测试怎么看怎么像“定向招标”出来的结果。这时候,那位“第三方”检测机构,估计是顶不住压力了,或者说良心发现了?直接站出来发了个声,那话说得,简直就是往理想心窝子上捅刀子:“各位别骂了,我们就是个工具人,纯纯的按脚本办事儿,剧本都是甲方爸爸(理想)给的,我们就是照着念而已。”
嚯!这话一出,全场空气瞬间凝固。这哪是澄清啊,这简直就是当庭反水,把理想汽车从导演椅上直接踹到了被告席。本来大家还只是怀疑这瓜保不保熟,这下好了,人家直接把瓜切开,告诉你不仅熟了,里面还是空心的。
这一下,整个舆论场彻底炸了。之前那些质疑,瞬间都变成了铁证。理想汽车这波操作,直接被贴上了“侮辱国人智商”的标签。你看看,本来想当个聪明人,结果成了最大的笑话。这事儿最伤的是谁?是我们这些真金白银支持理想的老车主。我提L8的时候,销售顾问嘴里的“家庭”、“幸福”、“科技”,现在回想起来,怎么都感觉带了点讽刺的味道。我们付出的,不仅仅是那份价格不菲的车款——那可是比同级别燃油车贵出一大截的钱——更是对一个国产品牌崛起的信任和期待。结果呢?你把我们的信任当成营销脚本里的一个数据,一个可以被操纵的变量。
说实话,L8这车,配置在同价位里真不算顶尖。尤其是在新能源车内卷到飞起的今天,比它续航长的,有;比它智能的,有;比它便宜的,更是一大把。我们为什么选它?不就是看中它营造的那种“家”的氛围,那种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拿捏吗?可现在,连最基本的“真诚”都成了问题,这地基一动摇,上面的大厦还能稳当吗?
你再瞅瞅那股市的K线图,绿得跟春天的大草原似的,哗哗地往下掉。资本市场是最诚实的,任何一丝丝的不信任,都会被瞬间放大。这波操作下来,理想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品牌形象受损,老车主心寒,潜在客户望而却步,股价应声下跌。里子面子,输了个底儿掉。
现在想想都觉得可笑,一个以“用户型企业”自居的品牌,怎么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难道他们真的以为,在信息如此透明的今天,还能靠着一份精心编排的“剧本”来掌控舆论?他们可能忘了,用户不是参数,不是冰冷的数据,而是活生生的人。我们有脑子,会思考,会对比,更会因为被欺骗而愤怒。
这事儿后续会怎么发展?理想会怎么出来收拾这个烂摊子?是继续嘴硬,还是诚恳道歉,拿出点实际行动来挽回人心?我不知道,但作为一个车主,我现在心里真是打了个大大的问号。这台曾经让我引以为傲的L8,现在停在楼下,我都觉得它看我的眼神有点复杂。你说,这叫个什么事儿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