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碰撞测试视频,让国产卡车品牌被推上风口浪尖。 7月29日,理想汽车在新车发布会上播放了一段“公路坦克”i8与8吨重卡以100公里时速正面对撞的视频。 画面中,卡车四轮离地、驾驶室与货箱分离,车头倒压在理想i8前窗上;而SUV车身完好无损,气囊全开。 网友通过未打码的方向盘认出卡车品牌,乘龙卡车。 直播间瞬间被攻陷:“连SUV都撞不过? ”“这质量谁敢拉货? ”甚至有人晒出退单截图。
卡车司机们愤怒留言:“我开了三十年车,没见过这么撞的! ” 乘龙卡车连夜反击:“被摆了一道,聪明人一眼看出假! ” 但真正的转折点,是东风集团一声令下:“全力维权! ”此后,原本针锋相对的理想汽车和中国汽研,突然集体沉默。
当测试视频刷屏网络,乘龙卡车的评论区成了“车祸现场”。 卡车司机们无法接受:空载8吨的卡车竟被2.6吨的SUV撞飞? 物理常识被颠覆:按动量守恒定律(质量×速度),这相当于“100斤的瘦子撞飞300斤相扑手”。
7月30日,乘龙卡车紧急发布技术视频反击:展示通过联合国ECE认证的“龙骨框架驾驶室”和四层吸能结构,强调其安全设计针对真实货运场景,而非实验室定制化碰撞。 但网友质疑未平息,甚至有用户退单。
真正的重拳在7月31日晚到来。 东风柳汽发布正式侵权声明,直指理想汽车三大问题:
面对舆论海啸,理想汽车火速行动。
中国汽研也急忙背书,称测试“符合所有规定”,但被追问标准细节时模糊回应:这只是“车辆开发验证”,非国家强制测试。
8月1日晚,东风集团新闻发言人吕海涛在战略发布会上掷地有声:“全力支持东风柳汽依法维权! ”他进一步点破行业潜规则:“高质量发展应建立在真实、科学、合规基础上,而非制造话题、引导舆论。 ” 这句话被业内视为对“定制化车祸产业链”的宣战,据行业人士透露,部分测试机构收费设计“客户赢惨”剧本,通过控制载重、碰撞角度和剪辑手法制造视觉奇迹。
东风发声后,舆论天平陡然倾斜。 乘龙卡车连续四天发布内涵海报:
这些海报在抖音疯传,乘龙账号2天涨粉5万,直播间涌入超2万人。
争议视频中一个细节引发工程师热议:卡车驾驶室倾覆时,车头重重压在理想i8前窗上。 业内专家指出,这是典型的“杠杆效应”,理想i8车头低矮,撞击点位于卡车底盘,形成类似“跳马”的物理杠杆,将卡车撬翻。 而空载8吨的卡车重心偏高,加剧了失衡。
更微妙的是车辆选择。 我国机动车分类标准中,12吨以上才算重卡,而测试卡车仅8吨(属中型卡车)。 若选用12吨以上重卡,结果可能截然不同。
8月3日晚,理想汽车与中国汽研同步发布声明,语气急转:
此后,两家再无声响。 而乘龙卡车的抖音账号持续更新,展示“龙骨驾驶室”拆解模型,评论区卡友刷屏:“央企硬气! ”
资本市场的反应更直接:
这场始于实验室的碰撞,最终撞出了车企公关战的底线之争。 当东风集团以“国家队”身份下场时,理想和中国汽研的沉默,或许已是最好的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