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埃安i60家用新能源SUV新选择,价格实惠配置丰富,安全可靠空间宽敞,试驾体验令人满意
我最近跟几个朋友聊车的时候,他们都在关注新能源SUV,尤其是家用车这个层面。市场上各种车型一大堆,价格高低不一,配置优劣差别很大。有意思的是,广汽埃安的i60,刚开始预售的时候,价格挺有竞争力的——增程版大概是12.68万,纯电版差不多11.98万(这个价格范围,估算大概占了我认识车型的80%左右)。其实我也觉得很妙,像这种价格放在新能源SUV里算挺主流的,无论是刚需用户还是对技术要求较高的用户,都能找到对应的空间。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预售还享受499元定金,送6660元礼包。这礼包挺实用:升级音响、全套养护和定制头枕。尤其是那个ADiGO Sound 11扬声器,听了几回,空间感和低音比我以前试过的一些家用车都丰富。好像这次整体在舒适度和智能辅助方面,是在贴近家庭实际的点上做得挺细。有人会觉得耳机音响没啥用,但你知道的,家里晚上全家人坐车里,音乐、氛围灯、轻松的配色,能让疲惫的心情缓下来。
说到外观设计,广汽埃安一贯线条简洁而有厚重感,车长大概4.7米,后排空间可是实打实的宽裕。我特意量了下,轴距算中上(大约2775mm左右),在紧凑SUV里跑得还可以。车头不激进,门形大脸设计,配合中正的中网和灯组,视觉效果不错。内心偷偷怀疑,设计师们是不是也在研究黄金比在车身上的运用?这也是为什么车看上去很顺眼,不会乍眼,日常开个几年都不嫌弃。
再说说内饰,其实我挺在意用料的。现场坐进去,软包材质和弧线设计给人温馨感。那天晚上店里灯光打出来,氛围灯、木纹装饰,感觉挺温暖,跟我家那台老木质家具似的,不是那种冷冰冰的科技感——虽然科技还是有的,调节座椅、温控都很顺手。空间方面,后排我整个人腿都马靠地板,空间充足,我试着靠背倾斜角度,几乎不觉得压抑。
我突然想到,有些对比的点。比如说,相比同价位的某些自主品牌车型,埃安在电池安全和辅助驾驶上是不是更打眼?说实话,这次看得挺细的。比如电池用的是自研弹匣电池2.0,运输、碰撞、极端环境考量都很到位,像我手里那块小笔记一样,厚实的盖板、蜂窝铝合金保护,像加了盔甲一样。官方展示的扭曲测试,竟然能拧成麻花,还能正常供电,个人觉得比我之前看的某些进口车还靠谱。
不过说实话,供应链那块,额,我不能太绝对。毕竟,这样的细节,还是要看实际用车数百甚至上千公里的场景。没细想过的猜测:或许这些技术能在未来极端状况中多一份保障?但又觉得,日常用车极少碰到这些地洞,安全感得从实际体验来验证。
转一转到动力技术。这里我觉得比较亮眼。广汽的15万以下首款增程车型,核心部件全部自研,不是省油就能叫数了。我们试了纯电和增程两状态。小时候装配自己玩拼装模型,知道一块好用的发动机好,整车的感觉也会不一样。这个 1.5ATK发动机,采用火山型燃烧技术,转化效率达3.73kWh/L,据说还是获得中汽研认证的。实际试车发现,亏电油耗大概在5.5L/百公里(这个数字,我基本觉得靠谱,估算一下:普通家用小车也就那玩意儿),续航能到1240公里,当然我没全跑完,也不敢保证极限状态。
纯电模式续航210公里(官方的说法),日常上下班没问题。高速平稳跑到150km/h也没问题,切换很顺畅。试驾时动力输出线性,没啥突兀的感觉。有个销售说,开着就像喝粥,顺顺当当。我记得问了,好像家里有人用过,感受都还算满意。这时候脑海里冒出一个疑问——这些动力数字,到底还能持续多久?(这段先按下不表)
电池方面的安全细节真的让我挺吃惊——用的弹匣电池2.0,已经跑了不少公里,没出过自燃。结构用的高强度钢,像是给电池穿上了盔甲。门槛的蜂窝铝合金加固,碰撞检测准确,甚至演示侧面碰撞零侵入。我不敢说我懂所有技术,但感觉比某些国产对手更稳,或者说更有备无患。这些安全数据除了看报告,还得日后用料验证。
这些智能辅助系统,也让我觉得有点未来感。GSD辅助驾驶做了60亿公里模拟路况测试,误触发率低,能自动刹车、变道、跟车。现场试了下,自动泊车搞得挺流畅。那家销售还介绍:可以自动识别极窄车位,‘极窄’都能玩。我心想,有时候开个车,最大的烦恼就是停车位太挤,真想有个老司机帮忙。最牛的是,代客泊车功能,能停超过两公里距离的车,逛个展或商场,省得自己杀进杀出,挺浪漫的。
硬件配置方面,激光雷达、多摄像头配合,识别能力强。其实我挺羡慕车上的硬核,不少细节都体现出XP值——比如开高速时的静谧度,背景噪音测得40分贝,几乎跟图书馆一样安静。这点让我惭愧,明明是个工薪阶层想要的靠谱,居然还能静得像看书一样。
最喜欢的是,车内氛围灯和照明调节都很便捷。前排座椅的调节,仿佛孵化一只金丝雀,温柔又灵活。家里小朋友特别喜欢用语音控制开灯、调音乐,又方便又有意思。思考一下,未来科技会不会变得更家庭化一些?我时不时会想,智能化到最后会不会解决了大部分懒人需求?我还是会有点怀疑:这些功能经常用到么?还是只是锦上添花。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个车的整体家用定位。价格合理,空间够大,动力充足,技术安全,简单看,像是为家庭设计的克制的豪华。而且我知道,广汽已经在售后和政策方面做努力,没有套路的感觉,也是真的用心。这让我想,像我自己,什么时候有机会换车,也许会进一步考虑一下i60这个选择。
听说,很多年轻家庭记者都在关注空间大小、动力表现、续航与安全这些硬指标。我发现,许多细节反映了设计师最初的思路:用心考虑家庭既要空间宽敞,又要安全可靠,还要便捷智能。
哎,不过作为消费者,最在乎的还是那份——它是不是我家每天都能用上,抵得上那份心安?。你怎么看?身边有类似的新手爸妈会考虑这款车吗?还是说,现在的选择多到让人眼花缭乱,不知道该挑哪一款才最稳妥?这些,可能得下一次打算直接试驾时才能找到答案了。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