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最近搞了个大动作,宣布让中国车主免费体验一个月传说中的全自动驾驶功能(FSD)。这消息一出,朋友圈和车友群直接炸了锅——毕竟这可是被车迷们念叨了好几年的“黑科技”,平时要花6万4才能买断的功能,现在突然能白嫖一个月,谁不想试试看?
一上车就能“躺平”?没那么简单
“我收到推送的时候,手都在抖!”上海的Model Y车主小王说,他第一时间升级了系统,结果刚上路就发现,这FSD根本不是电影里那种“躺平开车”的设定。车机屏幕上虽然显示“已启动全自动驾驶”,但方向盘上明晃晃的提示一直在跳:“请双手握住方向盘”。更绝的是,车里那个摄像头全程盯着他的脸,只要他低头看手机超过3秒,车机立刻发出“滴滴滴”的警报声。
不过功能确实挺酷。设定好导航后,车子自己拐弯、变道、上下高架匝道,遇到红灯还会稳稳刹停。小王试了从陆家嘴到外滩的路段,全程只接管了两次——一次是因为外卖小哥突然从非机动车道窜出来,另一次是潮汐车道突然变向,系统没反应过来。他说:“感觉像副驾驶坐了个新手司机,虽然有点紧张,但确实能省不少力气。”
有人玩嗨了,有人被罚懵
但不是所有人都像小王这么幸运。北京车主老张就有点哭笑不得:“试用第三天,系统突然在四环主路实线变道,吓得我赶紧抢方向盘,结果第二天就收到违章短信。”更夸张的是广州一位博主,用FSD跑了一趟老城区,系统误闯了两次黄灯,压了三次实线,最后他自嘲:“免费试用一个月,驾照分都不够扣的。”
特斯拉的说明书里其实早就打过预防针:“FSD目前只是L2级辅助驾驶,出了事驾驶员全责。”但真到了路上,很多人还是高估了它的能力。比如在杭州,有车主开着FSD经过学校路段时,系统没识别到突然冲出来的小学生,幸亏车主反应快才没出事。这些案例提醒大家:免费的不一定是完美的,尝鲜可以,但千万别把命交给机器。
为什么突然“撒钱式推广”?
特斯拉这波操作其实有深意。今年前两个月,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跌了12%,全球交付量也出现了五年来首次下滑。反观国内车企,华为的城区智驾已经覆盖400多个城市,小鹏的XNGP连城中村的小路都能开。这时候推出FSD免费试用,明显是想秀肌肉——你们不是嫌贵吗?先让你们尝尝鲜,说不定试完就掏钱了。
不过消费者可精着呢。Model 3车主小林算了笔账:“买断要6万4,够我加四年油了。就算买3万2的增强版,也就多个自动泊车和召唤功能,不如国产车的智驾套餐划算。”他的话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特斯拉技术牛是真牛,但价格要是能砍掉个零,估计销量能翻倍。
本土化难题:美国AI遇上中国三轮车
FSD在中国遇到的尴尬,有点像外国人来中国第一次骑电动车——规则太复杂了!特斯拉工程师私下吐槽:“我们的系统在美国能轻松识别校车和皮卡,但到了中国,满大街的三轮车、老年代步车,还有突然窜出来的外卖电动车,直接把算法整懵了。”
更麻烦的是法规限制。由于中国不允许把道路数据传到国外,特斯拉只能靠公开视频来训练AI。有网友拍到特斯拉测试车在深圳城中村“龟速挪动”,车顶架着八个摄像头,活像个移动监控站。即便如此,系统还是会在某些场景下犯低级错误,比如把红色塑料桶认成红灯,或者对着潮汐车道标线犹豫不决。
暂停推送背后的大棋局
试用活动刚火了一周,突然有车主发现收不到推送了。特斯拉官方赶紧解释:“我们在配合新规走审批流程,不是功能出问题了!”原来工信部2月份出了新规定,要求车企升级重要软件前必须提前备案。这下可好,不仅特斯拉暂停了推送,连小鹏、华为的OTA升级都得排队等审批。
不过业内人士分析,特斯拉这招“以退为进”玩得高明。暂停期间正好优化系统,等审批通过后,说不定直接甩出个订阅制——不用一次性花6万4,按月付几百块,这对观望中的车主诱惑力更大。有消息说,特斯拉内部已经在测试不同价格方案,未来可能针对HW3.0和HW4.0硬件推出差异化服务。
未来战场:200万车主背后的想象力
目前中国有近200万辆特斯拉符合升级条件,哪怕只有10%的人订阅FSD,带来的收入都抵得上造车新势力一年的销量。更可怕的是特斯拉的迭代速度——有车主发现,系统试用一周后的版本比刚推送时聪明多了,过窄道会主动减速,遇到加塞车辆也不再急刹。这种“越开越聪明”的体验,正是其他车企暂时做不到的。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华为的ADS 3.0已经能做到“全国都能开”,小鹏的XNGP连暴雨天都能稳如老司机。特斯拉想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光靠技术领先还不够,还得学会“接地气”——比如把系统训练得能识别路边卖煎饼果子的小推车,或者应付早高峰时突然出现的“中国式过马路”。
这场免费试用就像给自动驾驶行业扔了颗深水炸弹。它让普通人第一次摸到了未来交通的门槛,也让国产车企意识到:真正的竞争,现在才刚刚开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