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龙卡车再发声!理想i8撞重卡真相曝光,东风高管力挺车主维权!

理想i8与乘龙卡车碰撞风波再起

乘龙卡车再发声!理想i8撞重卡真相曝光,东风高管力挺车主维权!-有驾

理想汽车在7月底发布首款纯电SUV理想i8时,播放了一段与乘龙卡车的对撞测试视频。视频中,理想i8在正面碰撞中表现稳定,而乘龙卡车则出现驾驶室与货箱分离、车轮弹起等剧烈形变。这一画面迅速在网络引发热议,也引发了乘龙卡车方面的强烈回应。

8月1日,乘龙卡车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致乘龙卡友的一封信》,明确指出该测试场景与实际交通状况存在巨大差异,质疑其科学性和公正性。信中强调,道路安全应建立在法规遵守、车辆维保和安全意识之上,而非单一测试结果。

乘龙卡车再发声!理想i8撞重卡真相曝光,东风高管力挺车主维权!-有驾

“被摆了一道”的乘龙卡车

“聪明人一眼看出假。”这是乘龙卡车在抖音评论区的回应。一句略带调侃的方言,道出了品牌方的无奈与愤怒。乘龙卡车明确表示,该测试视频的使用未经其授权,且测试条件存在人为操控嫌疑。方向盘打码、车标模糊、测试参数不明,种种细节让这场“实验”更像是营销剧本。

乘龙卡车再发声!理想i8撞重卡真相曝光,东风高管力挺车主维权!-有驾

乘龙方面指出,理想汽车未公开测试车辆的真实状态,包括是否改装、是否过检、车速与碰撞角度等关键参数。这些信息的缺失,使得测试结果无法代表真实交通场景,甚至可能误导公众对乘龙卡车安全性能的认知。

理想汽车回应:相信权威机构的专业

乘龙卡车再发声!理想i8撞重卡真相曝光,东风高管力挺车主维权!-有驾

面对质疑,理想汽车方面回应称,测试由专业第三方机构执行,车辆和场地均随机抽取,理想并未参与具体操作。产品负责人@老汤哥Tango 更是直接喊话:“要不来复测一把?”言语间透露出对测试结果的自信。

测试方中国汽研方面则表示,此次实验符合所有技术标准,但强调这并非强制性测试,而是用于产品开发验证。这一回应虽未直接否认测试的合理性,但也未给出明确的法律依据,留下了不少争议空间。

乘龙卡车再发声!理想i8撞重卡真相曝光,东风高管力挺车主维权!-有驾

东风集团表态:反对内卷式竞争

在东风奕派发布会上,东风集团高层明确表态,支持东风柳汽依法维权,并反对“内卷式竞争”。这句话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暗藏深意。在新能源汽车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品牌之间的“技术博弈”已从幕后走向台前,而这场风波,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乘龙卡车再发声!理想i8撞重卡真相曝光,东风高管力挺车主维权!-有驾

东风集团强调,高质量发展应建立在真实、科学、合规的基础上,而非通过制造话题、引导舆论来赢得市场关注。这一表态,也被业内解读为对理想汽车营销策略的间接批评。

争议背后:汽车安全测试的边界在哪里

乘龙卡车再发声!理想i8撞重卡真相曝光,东风高管力挺车主维权!-有驾

汽车安全测试本应是消费者了解车辆性能的重要依据,但当测试成为营销工具,其公信力就面临挑战。历史上,曾有车企通过“定制化测试”人为制造“安全神话”,最终被监管部门处罚。理想i8与乘龙卡车的碰撞测试是否越界,仍需专业机构进一步评估。

此外,测试视频的传播方式也值得反思。在短视频主导传播的时代,一段几秒钟的画面可能比千字报告更具影响力。但这种传播方式也极易被断章取义,甚至被用来制造“舆论陷阱”。

用户安全意识比测试更重要

无论是理想汽车还是乘龙卡车,最终的目标都是保障用户安全。乘龙在声明中反复强调“严守交通法规、坚持定期维保”,这其实比任何测试都更贴近现实。毕竟,再先进的车辆,也抵不过一次酒驾或疲劳驾驶。

理想i8的超级碰撞测试,虽然展现了其车身结构的坚固性,但如果用户因此放松警惕,认为“车强就不怕撞”,那反而可能埋下安全隐患。真正安全的,不是某一款车,而是每一位驾驶者的理性与责任。

未来,测试将更透明、更规范

这场风波也给行业敲响了警钟测试标准必须更透明,测试过程必须更规范。未来,车企在进行类似实验时,应主动公开测试参数、车辆状态及测试机构资质,以增强公众信任。

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汽车测试内容传播的引导,避免误导性信息影响消费者判断。只有在真实、科学、公正的基础上,汽车安全测试才能真正为用户服务,而不是沦为品牌博弈的工具。

行业需要更理性的竞争方式

从理想i8到乘龙卡车,这场风波暴露出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营销策略上的“情绪化”倾向。与其制造争议,不如回归产品本身。毕竟,真正赢得市场的,不是一次热搜,而是长期的技术积累与用户口碑。

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注重品牌价值与技术实力。只有那些坚持创新、尊重事实、理性表达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理想i8与乘龙卡车的碰撞风波,或许只是新能源汽车竞争的一个缩影。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测试手段也会更加多样,但如何在传播中保持理性、在竞争中守住底线,将是所有车企必须面对的课题。未来的汽车市场,需要的是更透明、更规范、更专业的测试体系,也需要更理性、更成熟的品牌竞争环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