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界H5上市,华为ADS4基础版,价格门槛引关注

开篇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现在买车,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一辆靠谱的车,还是一个品牌的荣耀,或者一套花里胡哨的新科技?现在的汽车市场变得很魔幻,车厂们恨不得把所有词都往自己车上贴一遍。这次鸿蒙智行和上汽来了个“联名款”——尚界H5,定价15.98万起,号称德系底盘、华为ADS4。那这个热闹背后,咱们究竟是在买实惠,还是买概念?

先来看看价格和版本,六款,纯电、增程都有,顶配接近20万。很多人一听“华为ADS4”,眼睛就亮了,觉得智能驾驶要走上千家万户。可你再仔细一瞧,基础款是华为ADS4基础版,真想体验高阶智能辅助驾驶,最低也得花17.98万。这和大家一直期望的“华为技术下放、普通人也能用得起”有点距离。所以,虽然小订冲到16万,但大订才破万,这冷静下来掏钱的人还是没预期那么多,华为这块招牌没完全砸穿大家的钱包。

底盘嘛,现场余承东说“德系底盘”,但真的就是这个价位常规的前麦弗逊+后多连杆,说白了和真正的德系车差太多。实际上,尚界H5的“德系底盘”好听是好听,但背后的硬件就是上汽荣威ES39那一套,根本谈不上什么技术新突破。有新瓶,但这酒还是往年那种。

而电池方面,用的是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和三元锂,这在目前自主品牌里很常见,纯电续航最高也就是655公里。你说有亮点吧,好像也没啥特别亮。辅助驾驶这块,确实华为ADS4在智能驾驶领域算强,但入门的基础版只支持高速和快速路辅助驾驶,只有贵一点的Max系列才有城区辅助,激光雷达多了点,传感器也更密集,算是有技术门槛。但你想想,一般老百姓买车,真的有多少时间用到这些高阶智能驾驶?一大半人上下班还是自己开。

所以我就想问:智能驾驶功能到底是刚需还是噱头?现在车厂都拿自动驾驶说事,可绝大多数人用了三年车,自动跟车都没开过几回。大家真的需要吗?还是图个未来感、聊资?我自己觉得,现在好多所谓智能化,其实是在抢概念牌。在真正杀进主流之前,还是比拼价格、空间、续航这些传统核心竞争力。

说到价格,这“15.98万起”的口号,表面上是低价,内里却暗藏门槛。你想体验到华为ADS4的高阶技术,一定得加钱到接近18万。这个价格段,市面上竞争惨烈得很。深蓝、哪吒、零跑,甚至很多合资品牌的“旧款”都混在这里。你说配华为技术牛,但人家深蓝很多款也用从来不低于你的价格,普通视觉方案也能做到很不错,各家都在玩价格+科技组合拳。

尚界H5上市,华为ADS4基础版,价格门槛引关注-有驾
尚界H5上市,华为ADS4基础版,价格门槛引关注-有驾
尚界H5上市,华为ADS4基础版,价格门槛引关注-有驾
尚界H5上市,华为ADS4基础版,价格门槛引关注-有驾
尚界H5上市,华为ADS4基础版,价格门槛引关注-有驾
尚界H5上市,华为ADS4基础版,价格门槛引关注-有驾
尚界H5上市,华为ADS4基础版,价格门槛引关注-有驾

更有意思的是你再往高一点看,尚界H5顶配逼近20万,而像阿维塔07全系都是华为ADS4 Max,起步价只贵一万块。配置和智能化体验都比你高一截。那到底同样的钱,谁更值得买?你是图“华为+上汽联名”,还是看实际参数和口碑?现在的消费者眼睛可亮着呢,不会再被宣传语糊弄。

华为这两年确实很拼,他们不光在手机业务跌跌撞撞,还真下场搞了汽车生态。鸿蒙车机系统,ADS智能辅助驾驶都做得有模有样。可说到底,买车的账本还是要算清楚:智能化用得上的有几个,底盘调教你能体会多少,电池供应还不是一堆宁德时代。声势很大,但落到地上还得看实用性。至于上汽荣威,这几年也没在产品力上做什么革命性的创新,底盘调教说能干,但这价位能给你多大突破?不太现实。

在“15万-20万”这个价位,市场其实是最卷的。国产车的价格优势越来越明显,配置堆得满满当当,新能源品牌各个都不傻,华为加持只是一个新变量,但远远还没有到能一招制胜的程度。尤其站在买家的角度——大家是真想拿智能驾驶当新生活的起点吗,还是说其实还是想省钱、空间大些、开起来别出麻烦?如果你的主要卖点是ADS4智能驾驶,可最多人买的都是基础版,说明大家对“自动驾驶”这事还在观望。拿“辅助驾驶”当核心卖点,消费者未必真的埋单。

你看最近几年,“低价”成了最大的争夺武器。特斯拉把国产车厂打得没脾气,理想、比亚迪天天价格大战。尚界H5想用“低价+华为智能”打开新局面,可价格并不是真的做到让人心动。自动驾驶可以做营销,但要真能卖出去,还是要实打实的性价比。毕竟比起智能辅助,更多人要的是:油耗低,电池靠谱,空间大,维修便宜。这些你每一条都能看见堆料,但都不是拔尖。

尚界H5上市,华为ADS4基础版,价格门槛引关注-有驾
尚界H5上市,华为ADS4基础版,价格门槛引关注-有驾

我倒觉得,这波尚界H5出来倒是给我们提了个醒,以后买车一定要问自己,花的钱是买了什么,有哪些是真的自己用得上的。广告上说的那些超前科技好多时候都是锦上添花,核心竞争力还是底子里的硬活。真正的平价智能驾驶,或者说“科技普及”,还没游到咱们买家身边。其实也能理解,华为想要“科技平权”,但终归不能亏本卖。现在市面上一堆厂商都在抢着把智能化标签贴在车身上,但大多数时候,技术是给未来做铺垫,真正买单的还是看价格、油耗、空间。

这事儿还有个社会层面的问题:国产品牌想往高端冲,但又怕把价格拉得太高没人买。平价走量就只能精打细算,不可能都配高端科技。所以你看华为和上汽的这个搭配,第一款车就是选了荣威老平台,蹭个德系底盘的叫法,用华为最新的智能驾驶DSP。说白了就是想证明自己有技术,有实力,但又不能让成本失控。

最后想问,现在这个市场,科技和价格哪个更重要?我觉得还是价格。消费者嘴上都说要智能,真正掏钱还是盯着性价比。尚界H5这事儿的意义,其实不在于它有多“创新”,而是它做了个尝试,能不能让智能驾驶真正下放到普通人的购车预算里。但结果证明,还是有不小的距离。华为自动驾驶虽然强,可不是所有人都会为了多那点高阶智能花几万块的差价,价格不到位,这种技术也就只能看个热闹。

你会花钱买个带华为ADS4基础版的车吗?你觉得自动驾驶功能值得多花三五万吗?我看多半的人还是摇头。车厂们还得多算算这个账,别光觉得“科技就是未来”,有多少人真正认账还得看钱包的厚度。

芯片、底盘、电池、自动驾驶,这些词一天到晚在身边转,我反而觉得,买车这回事,有些东西太“新”了,反而不值钱——大家追的永远是那个靠谱的价格和实在的体验。等哪天华为真的出个十万内的高阶自动驾驶车,或者智能化功能不用涨价,才是真正的“科技普惠”。现在这些尝鲜产品,更多只是下一步的铺垫。至于尚界H5,带着“低价华为车”的名头,吸引了目光,但要真的创造奇迹,还差点意思。咱们买车,还是得冷静点,别让营销词把自己绕晕了。

总之,看热闹是一回事,掏钱买单是另一回事。尚界H5和华为自动驾驶这波操作,虽然有些诚意,但还不够打动人心。以后买车,还是多看看参数、价格,别被“科技光环”蒙了眼。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