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解放的发动机,怎么就只排到了第十?
这消息在圈子里传开的时候,不少人第一反应是不信。毕竟是一汽,共和国长子,自家商用车卖得风生水起,心脏部分的发动机业务,怎么就在前九个月的榜单上,显得这么落寞?十二万多台的销量,市场份额刚过百分之四,这数据摆在桌上,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尴尬。
可市场的另一头,潍柴简直是在另一个维度玩游戏。接近六十万台的数字,把第二名远远甩在身后。潍柴的厉害之处,已经不是单纯的发动机制造商那么简单了。他们手里攥着陕汽重卡、雷沃重工这些吞金兽,产出的发动机扭头就装进了自家的车里,形成了一个外人难以撼动的闭环生态。这种我生产,我消化的模式,让潍柴在市场波动中总能稳坐钓鱼台。
同样的路数,长城旗下的蜂巢动力也在玩,排名第九。长城的皮卡在国内市场是什么地位,大家心里都有数,这庞大的内部需求,就足够让蜂巢动力活得相当滋润了。所以你看,榜单上江铃汽车排第七,也是一个逻辑,自己既是整车厂,也是发动机供应商。
这中间就夹杂着一些纯粹的、或者说更依赖外部市场的玩家。来自广西的玉柴,一直都是那个稳健的第二名,四十三万台的销量,守着百分之十四的市场份额,实力毋庸置疑。他们不像潍柴那样有庞大的下游产业,更多是靠着过硬的产品力和广泛的市场口碑,硬生生拼出来的江山。
但真正的肉搏战,发生在第三和第四名之间。云南的云内动力,一直稳居前三甲,可2025年过得并不舒坦。他们前九个月卖了二十六万多台,市场份额百分之八点五五。听起来不错,但身后的安徽全柴,已经用百分之八点三二的份额,把刺刀顶在了他们的腰上。全柴在小功率柴油机领域,尤其是在工程机械这块,做得风生水起,如今大有把云内拉下马的架势。
这种紧张的对峙,让浙江新昌的新柴显得格外从容。这家公司很有意思,专攻中小功率,在工程机械用柴油机这个细分领域,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十九万台的销量稳居第五,不争不抢,却活得比谁都明白。
说到底,柴油机这个市场,技术固然重要,但最终还是渠道或者说朋友圈的游戏。要么像潍柴那样,自己就是最大的客户;要么像玉柴那样,把产品做到极致,让所有人都离不开你。最怕的就是解放动力这种,背靠大树,却没能把大树的养分完全吸收到自己身上,位置不上不下,显得格外被动。
金九银十的商用车热销,让整个柴油机市场的数据都好看了不少,总销量突破三百万台大关。但这繁荣之下,每个玩家的冷暖,只有自己知道。这个牌桌上,有的人躺着赢,有的人,可能还没明白自己怎么就快要出局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