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万的四电机怪物,在北京某地库完成了一个违背物理常识的动作:5米车身横着塞进2.5米宽车位,旁边那台保时捷车主看完直接熄火下车围观
上周三晚上八点,国贸地库B3层。
我正倒车,余光瞟到左边有台深色轿跑也在找车位。车位很窄,目测也就两米五的样子,我寻思这位老哥多半得放弃。结果人家直接开到车位正前方,停了。
我以为他在犹豫,正准备走,那车突然亮起四个转向灯,然后——整台车开始横着移动。
不是转向,不是甩尾,就是平移。像有人在旁边推着似的,一点点挪进去了。整个过程大概十几秒,车身完全没有前后移动,就这么侧着钻进了车位。
我当时脑子有点儿转不过弯儿来。开车这么多年,头一回见这种操作。
后来才知道,这台车叫仰望U9,比亚迪搞的纯电超跑。四个轮子四个电机,想怎么转就怎么转。那天要不是亲眼见着,跟我说汽车能横着走,打死我都不信。
车主下来的时候,我凑过去搭了两句话。三十出头的样子,挺随和。他说这功能刚开始也不太敢用,怕控制不好剐蹭,后来发现系统比人靠谱多了。每个电机独立控制,反应速度比你踩刹车还快。
四电机这事儿听着挺玄乎,实际上就是把动力分配做到了极致。每个轮子想给多少扭矩给多少,想让哪个轮子停就停。过弯的时候,内侧轮子减速,外侧轮子加速,整台车就像被拽着过去的,完全不需要你多余的操作。
有次在山路上跟一台M4跑了几个弯,那哥们儿后来停下来跟我说,你这车过弯姿态有点儿邪门。我说电动车嘛,重心低,加上悬挂能自己调。他琢磨了半天,说难怪现在燃油性能车越来越不好卖了。
悬挂这块儿确实下了功夫。路感该有的时候有,该舒服的时候也不含糊。不像有些性能车,非得硬邦邦的才能显示自己运动。过减速带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悬挂在主动做调整,而不是生硬地把冲击传给你。
充电是真快,但充电桩得找对。上次在服务区,普通桩要一个多小时,后来找到个超充站,十二分钟就走了。续航标的是七百公里,实际跑下来,温柔开能有六百多,激烈点儿就五百出头。这个数字对电动车来说,算够用了。
内饰没什么好说的,该有的都有。真皮、碳纤维、Alcantara,摸着手感不错。座椅包裹性挺好,跑长途不累。中控那套系统跟其他比亚迪车型差不多,该有的功能都在,就是少了点儿超跑该有的仪式感。可能比亚迪觉得,买这车的人更在意机械素质吧。
价格168万,这个数放在超跑圈子里真不算什么。法拉利入门款都要三四百万,后期保养更是填不满的坑。电车就省心多了,除了保险和电费,基本没别的开销。当然,这价位对普通人来说还是挺高的,但至少让国产超跑这事儿不再是空谈。
前几天去改装店,遇到几个玩车的朋友。有人问我这车技术会不会下放到便宜点儿的车型上。我说多半会,比亚迪一贯的套路就是技术先在高端车上验证,成熟了往下压。四电机要是能用在汉或者唐上,哪怕是简化版,竞争力都得上一个台阶。
技术这块儿比亚迪确实有底气。电池、电机、芯片都是自己做的,成本比外购低不少。而且供应链不受制于人,想生产多少生产多少。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敢把价格压到这个位置,换别的品牌多半做不到。
开了这段时间,我觉得这车更像是比亚迪的一个态度。咱们不只会做家用车,玩高端一样玩得转。至于能不能真正站稳超跑市场,还得看后续的表现。但就目前来说,这个尝试挺有意思。
电动超跑这条路才刚起步,谁能走到最后还不好说。不过有一点挺明确——汽车这行的游戏规则,正在被重新定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