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一月,天气渐渐凉了,大家出门的时候可得注意添衣,同时,咱们日常出行的一些规章制度也迎来了新变化。
这些新政策跟咱们每个人的钱包、时间和安全都息息相关,尤其是家里有车的朋友们,不管是两轮的还是四轮的,都得留心听听,免得到时候办事不方便,或者错过了重要节点,那可就麻烦了。
首先,咱们来聊聊大街小巷最常见的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
最近您要是路过电动车店,可能会发现很多品牌都在搞促销,打着“旧国标清仓”的旗号,这可不是简单的商业活动,背后是政策的硬性规定。
事情是这样的,早在2019年,国家就推出了电动自行车的新国标,对车辆的速度、重量、尺寸都做了严格限制,比如最高时速不能超过25公里,整车重量不能超过55公斤,还必须有脚踏板。
当时为了让市场和消费者有个适应期,各地都设置了几年不等的过渡期。
现在,这个过渡期在很多地方马上就要结束了。
根据一些地区发布的通知,从今年的11月30号开始,不符合新国标的旧款电动车就不能再销售了。
更关键的是,到了12月份,车管所也将停止为这些旧国标车辆办理注册登记,也就是上牌照。
这意味着,如果您手里还有一辆没上牌的旧国标电动车,那可得抓紧最后的时间了。
像雅迪、爱玛这些大品牌都已经提醒车主,务必在截止日期前完成登记,否则这辆车以后就成了“黑户”,不能合法上路行驶了。
这就像是最后一张船票,错过了,您的爱车就只能在自家院子里转悠了。
那么,面对商家的清仓甩卖,我们是该抄底买一辆便宜的旧车,还是直接买新国标车呢?
这笔账得好好算算。
新国标电动车的价格确实上涨了,普通的车型大概贵了三百块钱左右,一些配置高点的甚至要贵上七八百。
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生产成本的提高。
为了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把车身重量降下来,符合55公斤的标准,很多新车都开始使用更轻、但成本更高的材料,比如铝镁合金车架。
电池也从过去笨重的铅酸电池,更多地转向了轻便的锂电池。
所以说,这多花的钱,实际上是为安全和合规买了单。
如果您只是短期代步,预算确实有限,那么在政策允许的最后期限内,购买一辆能上牌的旧国标车或许能省下一笔开销。
但从长远来看,选择符合新国标的车辆,无疑是更稳妥、更安心的选择,它代表着未来的通行标准,不用担心未来会被政策限制。
说完了两轮的,咱们再来看看四轮新能源汽车车主关心的问题。
现在开电动汽车的人越来越多,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都已经超过了600万辆,市场占有率接近百分之三十。
车多了,充电桩也成了小区和公共场所的标配。
但充电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时有发生的充电自燃事故让不少人心有余悸。
为了让大家充得更放心,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制定更严格的充电桩安全标准。
目前这个新标准正在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有两个核心要点特别值得关注。
第一,要求充电桩的外壳等关键部位必须使用阻燃材料。
说白了,就是万一充电桩内部出现短路或者过热,外壳本身不能成为“助燃物”,而是能够有效阻止火势蔓延,为人员逃生和救援争取宝贵时间。
这就像给一个潜在的火源上了一道防火锁。
第二,要求充电桩必须安装自动断电保护装置。
这个装置就类似于我们家里的空气开关,一旦检测到电流异常、温度过高或者发生短路等危险情况,它能在瞬间自动切断电源,从根源上防止电气火灾的发生。
这个标准的征求意见截止日期是11月23日,这体现了国家在制定法规时的严谨和开放,鼓励每一位使用者和行业相关人员提出自己的看法。
未来这个标准正式实施后,我们无论是使用公共充电桩还是家用充电桩,安全感都会大大提升。
最后,还有一个让所有新车主拍手称快的好消息。
过去,买一辆新车最折腾人的环节莫过于上牌照了。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特意请一天假,一大早开车到几十公里外的车管所,然后就是漫长的排队等待,验车要排队,审核资料要排队,选号也要排队,一整天下来身心俱疲。
现在,这种费时费力的传统上牌方式即将成为过去式。
从十一月开始,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官方手机应用“交管12123”上,正式开通了国产非营运小微型载客汽车和摩托车的新车注册登记业务。
这意味着,以后买新车上牌,您完全可以足不出户,在手机上轻松搞定。
整个流程非常便捷:车主只需要在APP上提交身份证明、购车发票、车辆合格证等资料的电子版,系统会自动进行在线审核。
审核通过后,就可以直接在手机上进入选号环节,有多种选号方式可供选择,比在车管所现场的“50选1”要从容得多。
选定心仪的号码并确认后,在线支付牌照工本费,之后车管所就会通过邮政EMS把车辆的行驶证、登记证书和正式牌照直接寄到您的家里。
整个过程,快的话十几分钟就能完成,彻底告别了请假排队的烦恼。
这项改革是“放管服”理念的生动体现,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大大提升了大家的办事效率和幸福感。
所以,最近有购车计划的朋友们,一定要记住这个新变化,体验一下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