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是不是又被“诗和远方”刷屏了?露营、自驾、后备箱咖啡……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变了,大家不再满足于在城里转圈,而是想一脚油门冲出钢筋森林。可问题来了,想走?普通轿车后备箱塞个帐篷都费劲,SUV又贵又费油,钱包直呼顶不住。这时候,一款既能装又省油,还带点小个性的车,不就该支棱起来了吗?
说到这儿,你脑子里是不是浮现出“旅行车”三个字?以前这玩意儿可是小众玩家的玩具,动辄二三十万,让不少人直接劝退。但现在,比亚迪海豹06DM-i旅行版来了,实车都拍上广告了,离上市不远了。关键是,它很可能还是个“十万级”选手!这下可有意思了,十万出头就能拥有一辆“瓦罐”,这事儿以前想都不敢想。
先看脸,这车长得够不够上头?前脸和三厢版基本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低趴的车头配上几道肌肉感十足的线条,加上那双犀利的扁平大灯,眼神儿够凌厉。封闭式格栅说明它不是“油老虎”,而是正经的插混选手。最抓眼球的当然是侧面——修长的车身、缓缓下滑的车顶线条,配上悬浮式车顶和半隐藏式门把手,这气质,走路都恨不得摇头晃脑。关键是,它还有车顶行李架,这不是明摆着告诉你“我生来就是为远方准备的”吗?比起三厢版,旅行版的D柱更粗更倾斜,视觉上更稳重,也更有“瓦罐”的神韵。
车尾也没让人失望,贯穿式尾灯中间细两头粗,点亮后是双“C”字形,辨识度顶呱呱。“BYD”字母标直接上车尾,这排面,上桌第一个动筷的底气都有了。后包围那块黑色扩散器,虽然不一定真能提升多少空气动力学,但运动感是拉满了,拍照绝对出片,妥妥的出片利器。
尺寸这块,长宽高4850/1890/1505毫米,轴距2790毫米,比三厢版略长略高,轴距一样。这意味着啥?意味着后排空间不会缩水,甚至可能更宽敞。后备箱?那可是旅行车的灵魂!虽然官方没给具体容积,但凭这身段,装下一家人的行李、帐篷、折叠自行车,轻轻松松。真要跑长途,后排放倒,秒变“床车”,这不比挤酒店香?
坐进车里,熟悉的味道。悬浮式中控大屏+液晶仪表,搭配三辐式平底方向盘,科技感和运动感兼顾。最爽的是那个怀挡设计,中央扶手区域一下子空出好多地方,手机无线充电、杯架、甚至还有车载冰箱!这配置,放在以前的十万级车上,简直是天方夜谭。内饰用料虽然没到豪华级别,但层次感和设计感在线,日常家用完全够用。
动力才是重头戏。第五代DM混动技术,懂行的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省油又有力。1.5L发动机+电机组合,电机有120kW和160kW两个版本可选。电池给得也大方,最高18.711kWh,纯电续航干到105公里。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日常通勤完全可以当纯电车用,电费比油费便宜多了。跑长途?没电也不慌,发动机介入发电,油耗依然低得感人,百公里综合油耗大概率在4L以内,这燃油经济性,真香!
说到竞品,绕不开大众CC猎装版。那可是老牌“瓦罐”了,品牌光环强,开出去有面子,操控也是德系稳扎稳打的风格。但问题是,起步价都25万+了,这价格,直接把很多人劝退。而且它是纯燃油车,油价一涨,车主估计得气的蹦起来。相比之下,海豹06DM-i旅行版价格优势太明显了,一个顶五个,还带绿牌,一线城市不限行,这不就是降维打击?
再看看斯柯达明锐旅行版,曾经的性价比之选,但人家已经是“老咕噜棒子”了,产品力跟不上时代,销量也跌冒烟了。智能化?辅助驾驶?人家基本没有。内饰质感?跟比亚迪这代设计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时代变了,消费者要的不是单纯的“能装”,而是智能、省油、科技感都要有。
还有人提五菱星光S这类插混SUV,空间确实大,但风阻系数高,高速能耗不如旅行车。而且SUV的坐姿和视野,跟低重心的旅行车完全是两种体验。海豹06DM-i旅行版底盘调校偏向舒适兼顾操控,过弯时动态稳定控制系统会默默工作,侧倾抑制得不错,开起来不像船,倒像贴地飞行的“驾驶玩具”。
安全性方面,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可是出了名的抗造,车身结构也经过高刚性设计,加上L2级辅助驾驶(自适应巡航、主动刹车、车道保持等)预计全系标配,安全性这块,顶呱呱。
所以你看,海豹06DM-i旅行版几乎是精准打击了当前年轻家庭用户的痛点:想要个性又不想花大钱,想要空间又不想牺牲油耗,想要智能科技又不想买“车界网红”当小白鼠。它把旅行车从“小众玩物”变成了“国民神车”的潜力股。
以前总说“天塌了”,是形容价格崩盘。但现在,对于想买旅行车的人来说,海豹06DM-i旅行版的出现,才是真正的“天塌了”——原来十万出头,也能拥有诗和远方。它不完美,可能底盘质感比不上德系,品牌调性也还在建立中,但它的出现,本身就是对传统市场的一记“打脸”。
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你会考虑放弃SUV,选择这样一辆既能装又能省的“瓦罐”吗?或者,你心里还有别的“梦中情车”?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