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亚高管扬言碾压国产车
2023年底,起亚的高管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们一个季度在全球赚了21亿美元,光这点钱就够贴补中国市场的了,你们这些本土企业有这个资金和能力跟我们拼吗?等你们被折腾得差不多了,我们再进来抢市场完全没问题。”
当时这话一出来,很多国人都觉得挺不爽,觉得对方太嚣张了。
韩系车失宠的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嘛,就是当年起亚的情况特别糟糕。2016年的时候,现代汽车在中国卖了114万辆车,北京街上跑的车里,差不多每10辆就有一辆挂着“H”标志呢。可这才过了几年啊,到了2023年,现代和起亚加起来在中国才卖了不到20万辆车,市场份额都不到1%了。你说起亚现在得先想想自己在中国还能不能混下去,然后再琢磨怎么跟中国车企拼个你死我活吧。
第二个原因呢,就是很多人觉得合资车根本搞不定新能源车。像起亚这样的,弄出来的新能源车也就是凑合凑合罢了。再说智能化这块儿,咱们中国车企已经领先好几大步了,合资车想追上咱们?难啊!
起亚高管错了吗?
就是因为这两点,起亚高管那句话一说出来,直接被全网群嘲了。不过最近这几个月,情况好像有点变了,大家发现这位高管其实只是说了句大实话而已。
前几天,悦达起亚宣布4月份卖了22155辆车,比去年增长了11.8%。从年初到现在,总共卖了78707辆车,增长了12.7%。4月份生产了22200辆车,同比增长6.9%。从年初到现在,总共生产了77900辆车,增长了17.2%。另外,4月份还出口了12791台发动机,从年初到现在总共出口了43129台。在这两年里,起亚不仅没垮掉,反而靠出口撑了下来,活得还挺顽强的。
合资车企的新能源突围术
不过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合资车企已经在新能源汽车上找到了解决方案。
最近丰田推出的铂智3X,还有日产的N7,这两款电动车都是日系车企的新作品,而且在中国市场特别受欢迎。丰田那款车订单已经超过两万,日产那边更是厉害,两个小时订单就破了一万。这两款车其实有不少共同之处:首先,它们都用了Momenta的端到端智驾大模型,这个技术很牛;其次,它们的价格都很有竞争力,性价比超高;再者,它们的车机系统完全不是以前那种合资车那种傻乎乎的感觉,智能化水平非常高;最后,它们都用了很多来自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上的成熟技术。
起亚的新电动车能火吗?
当两款特别划算的车放在眼前的时候,咱们中国消费者也不会再纠结啥是不是杂牌了。你看日产和丰田的车卖得那么火,这也让起亚想到一条路子:咱们中国新能源车的供应链已经很成熟了,为啥就不能做出一款既便宜、又智能、自动驾驶水平还不错的车呢?日产能做到,丰田能做到,起亚难道不行吗?
韩系车为啥在中国卖不动?
而且呢,起亚背后的现代集团,在海外市场卖车的数量比日产汽车多多了。2024年的时候,现代起亚集团靠着全球卖车的成绩,一共卖了723万辆车,在全球汽车销量排行榜上稳居第三,就排在丰田和大众后面。这个排名已经连续三年没变啦。海外市场赚的钱,拿一部分补贴给中国市场,也不是不行啊。看看这几年,多少造车的新势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倒下了?
合资新能源为啥这么便宜?
必须得说啊,中国那超级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确实是这些合资车企能做出这样新能源车的关键。不过呢,问题也在这儿,合资车企手里钱更多,烧得起钱。它们也能靠着这条产业链造出一台靠谱的新能源车。
合资车企纷纷发力新能源本土化
合资车企的反击啊,其实说白了就是一场从“生产本地化”升级到“生态本土化”的较量。以前合资都是引进技术,现在变成一起建设生态圈了。不管咋说,咱们自主品牌的车企可得打起精神来应对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