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晚上开车上高速,前方突然冒出来几道绿色或者蓝色的激光光束,把夜色撕出几道口子。你第一反应可能是:“这谁在高速上开KTV啊?是要来场车内飙歌大赛吗?”但其实,这玩意儿跟唱歌一点关系都没有,而是实打实的“救命灯”。
说起来还挺有意思。很多司机第一次遇到这种场景都会懵一下:为啥公路上要整点夜店那味?要是真是为了气氛,这高速公路养护部门也太会玩了。其实吧,这些绿色、蓝色的激光灯,官方名字叫“防疲劳激光灯”或者“激光光幕”、“激光光束”。它们可不是陪你赶夜路的“路灯小哥”,更不是跑出来给司机送娱乐的。人家在那立着,就是为了提醒你别打瞌睡、别走神、别把高速公路当成家里的床。
长话短说,高速公路这种场合,晚上容易犯困是常态。尤其是某些路段,连绵不断的直线,景色单调得让人怀疑人生,内心默念“什么时候能下一个服务区”。人类可不是机器,驾驶员精神再好,时间久了也免不了犯困。这就是“高速公路催眠现象”:车开的太久太顺,大脑自动进入待机模式,注意力也就跟着飘了。
激光灯的作用,就在于打破这种“待机”状态。你原本挺困的,一抬头,发现前方突然蹦出来两道绿油油的激光光束,眼珠子被刺激得立马聚焦,瞌睡虫都得跑。视觉上受到冲击,自然注意力就回来了。一瞬间,你甚至都想查查这灯是啥配置。这招简单粗暴,效果还挺好。说白了,这叫“用光来喊你别睡”。
但这些灯也不是随便乱装的。高速公路光线充足的地方肯定没这玩意儿,弯道、事故多发段、隧道口、长下坡、易起雾的高风险区域,才会看到这种“激光秀”。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在这些特别危险的节点,提前给驾驶员提个醒。远远看到一道亮闪闪的“光幕”,你很难无视掉它。不像普通的反光标识经常被忽略,激光灯这东西想不注意都难。
而且,为啥多是绿色激光?有人还以为高速公路大哥喜欢环保色。其实啊,这是有科学道理的。人的眼睛对绿色光最敏感,晚上或者雾霾天,一道绿光能穿破迷雾直达你的视网膜。与普通白光不同,绿色激光的穿透力更强,哪怕下点小雨、起点大雾,也能让你远远就看见。比起红灯、黄灯,这绿灯“亮眼”得不是一星半点。
可能你会有疑问:这灯这么亮,会不会太晃眼?其实专门设计过的。它要求距离远、亮度高,但不会直射你的眼睛造成伤害。毕竟,咱们高速公路可没想着靠“闪瞎眼”来防事故。所有的激光灯位置和角度,都有学问,目的是吸引你的注意力,但绝不让你开盲盒式驾驶。跟KTV灯光彻底不一样,那是五光十色、到处乱蹦;高速激光注重实用,光束形态大多是静态的直射或者竖直一道光墙,颜色也以绿色或蓝色为主。没啥花里胡哨,也不搞“旋转跳跃我闭着眼”。
这些灯的作用说到底就一个——提醒你前方非同寻常,赶紧别分神!尤其在疲劳驾驶最危险的夜间,这种视觉刺激能救人一命。很多司机以为这些是花架子,可真到危险边上了,这一束光能让驾驶员及时减速、警觉,安全系数高出不少。不夸张地说,这跟夜行衣、反光锥之类的警示工具相比,可以说“更上一层楼”。
别看这事儿听着简单,背后技术却不简单。既要保证灯不刺眼,又要让你远距离一眼看见,还要考虑安装的环境复杂(如风吹雨打、灰尘飞扬),光束得稳定,设备得耐造。人家可不是摆设,是按照实际需求精心挑选出来的。
现实中,老司机都有这种体会:深夜赶路,正迷迷糊糊间,突然前方一束绿光晃过来,精神那叫一个提溜溜的,忍不住想扎实地握紧方向盘,下意识脚下也轻点刹车。哪怕只是两秒钟的警觉,也足够你防住一次可能的小失误。
说到底,防疲劳激光灯就是咱们高速上的“安全守门员”。你觉得它像KTV,那是你还没发现它暗中救了多少困倦司机。而且有一说一,开长途确实容易被各种“幻觉”误导,路上每多一道提醒就多一分安全感,总比你掉坑里再追悔莫及强得多。反正遇到“激光光幕”,下意识打个精神,手握方向盘,脚轻点刹车,总归不是坏事。
现在遇见高速路上的激光灯,再也不用奇怪了。人家不是搞气氛,更不是“隔空喊麦”,是实打实的“守夜人”。这些小机关,默默守在关键路口,看见它们,说明你正要经过重点位置,收收心、慢慢开准没错。把你的“疲劳驾驶”给扼杀在摇篮里,高速路管理部门的用心良苦,真不是吹的。
下次“激光秀”出现,别再怀疑手机导航是不是把你导进了新开的夜店,想都别想,直接心里默默提醒一句:“该醒醒了,前方不是演唱会,是安全第一。”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