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莎拉蒂还有一款以北非沙漠风命名的车?名字是“Khamsin”,听着就特别干劲。而这款车,不仅是一段意大利制造史上的承前启后,更带着点属于那个年代的传奇色彩。如果你当年有机会见到这辆车,这名气质独特的“跑车明星”,保证能让你以为自己穿越回了好几十年前的斜坡跑车时代。
说起玛莎拉蒂的这款车型,还得先从它的名字聊起。“Khamsin”,是不是有点拗口?它要感谢埃及和利比亚的沙漠风。这是一种非常干燥的热风,仿佛能把热度烧到骨子里。这名字可是大有讲究,玛莎拉蒂喜欢用“风”命名车型,比如之前的Mistral(米斯特拉尔),再到这辆Khamsin,灵气十足。就冲这个命名,你就能感受到玛莎拉蒂对速度的追求和对性能的致敬——像风一样迅猛。
这辆车的起源也很有意思。1972年都灵车展上,Khamsin作为概念车首次亮相,设计师是博通的一位大神——马切洛·甘迪尼。对车迷来说,这个名字简直如雷贯耳,我们熟悉的兰博基尼Countach和Miura,他都亲手操刀设计过。这辆车还是博通给玛莎拉蒂设计的第一款量产车,所以怎么说也得有点特殊血统吧?而它的开发主导者是朱利奥·阿尔菲耶里,他可是玛莎拉蒂的老工程师了,能够看到他的全力之作,也是一件很幸运的事。
就得说说它背后的故事背景了——当时玛莎拉蒂被雪铁龙掌控,这听起来可能有点意外吧?法国人开发源自雪铁龙车型的高压液压系统,真是下了不少功夫。当时的豪华跑车市场可是拼科技的,谁的车功能多、开起来舒适谁就占了先机。这辆车不仅拥有极具时代感的楔形车身造型,还配备了很多那个年代还有点“脑洞大开”的技术。座椅居然是用液压调控;方向盘转起来特别轻松,开得越快你会明显感觉转向一点点变重;这才是真正考虑到驾驶体验的汽车啊!
说个题外话,车尾设计是那个年代玛莎拉蒂最敢开脑洞的地方之一。这辆车的尾部整块是玻璃,尾灯简直是漂在空中似的。透过大大的尾窗往后视野异常良好,想必一回头就心旷神怡吧。出口美国市场的车型却有点憋屈,因为赶不上美国的严苛安全法规,玛莎拉蒂不得不把尾灯改到保险杠下,还搞了个厚重的橡胶保险杠,这损坏了原本设计的美感,简直扎心。
再说动力,Khamsin搭载的可是玛莎拉蒂4.9升双顶置凸轮轴发动机,四个韦伯化油器、干式油底壳,这些配置在当年都是顶尖技术。它拥有320匹马力,能跑到270公里的极速。关键是,它完美地将车辆重量均匀分布在前后轴,整个车的操控感令人折服。就像你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感觉它牢牢贴合在地面上,开得特别得劲。而四轮双叉臂独立悬挂,则让它比前辈车型Ghibli更加现代化,更适合高速驾驶。前置的发动机布局也为车的乘坐舒适性加了分。
咱再往后这么优秀的一款车型为什么卖得不如前作Ghibli?别说卖得不如Ghibli,还只卖了区区435辆,连对方的三分之一都不到。油价飙升是个重要原因,你可能想象不到70年代的石油危机有多严重,那会儿人们勒紧裤腰带能省就省,哪还有钱买大排量跑车?再加上雪铁龙自己都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困境,到了1975年,玛莎拉蒂被雪铁龙清算了,这个情况雪上加霜啊。Khamsin即便在质量和设计上很不错,也难以在市场上走得更远。
到了1982年,Khamsin停产了,而意大利传统的大型GT跑车似乎也就此进入了历史。这辆车好像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告别之作。很多车迷说,驾驶Khamsin是一种情结,因为你需要瞬间回到那个绝美设计与机械艺术无比辉煌的时刻。虽然它的故事没了续集,但它留在汽车历史里的痕迹,永远无法磨灭。
这款车带着无尽的北非风沙,也飘散着一代跑车黄金时代的余温。每次想起它,总让人感慨,原来风能停,但传奇,不会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