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年换了辆长安逸动。说来心酸,主要是中控那块挡板。说是烤面筋材质,真不夸张。你手上随便一个水杯,磕几下那都有划痕,特别容易脏兮兮,看着就不舒服。
上次去修理厂,师傅跟我说,这块板换起来可不便宜,一般得几百块,甚至有的车型上千。我心算了一下,换块塑料板要这么多钱,简直割韭菜。还影响内饰整体美感,心里很堵。
我同事小李也吐槽过他家的长安CS55,情况差不多,说中控那块也超级娇气,弄脏一点就得换,真怕划痕成爬山虎一样满屏幕。
我也理解长安为啥选这种材质。做研发时遇到过类似情况 —— 挡板必须兼顾硬度和手感,中间就是供应链博弈:好的材料贵、难拿,便宜的又难看、耐用差。就像做蛋糕,材料不对,最终口感差,但多花钱客户不一定买账。
不过我看了下笔记,长安这块板用的塑料混合料,可能成本在10-20元之间,表面薄涂一层能做成类似烤面筋的纹理,外观是有了,但耐划痕差。这种工艺其实成本节省是重点,毕竟车价压得紧。不过细想想,这种设计给用车体验埋了雷。
有件小事挺典型。我朋友开长安CS75,开了不到半年,他就抱怨挡板划痕像遗址,他说:你说这地方,不是磨砂就是亮面,能经得起我这摔杯子的手指吗?修理师傅倒没说假话,这种材质确实不是耐刀,怕划痕。
倒是最近我碰到个卖配件的,说市面上开始有了专门的中控硅胶保护垫,正好适配长安逸动。这东西安装超简单,毫不费力,只要拆下中控挡板上面那层旧垫,铺上一片硅胶保护垫,防刮擦效果能提升一大截。价格上也实惠,几十块,比换板子强多了。
这保护垫同时还能提升内饰的质感。说句心里话,原厂那烤面筋塑料,摸着就廉价感满满,突然多了个软软垫,感觉档次上去了不少。也就是说,这种低成本的改装方案对我们普通车主来说,能解决实际痛点。
不过我得打个预防针,不同批次和不同车型的中控尺寸可能差异大,买保护垫前得量好尺寸,这也有点麻烦。销售跟我说,这种专用垫价格从40到100不等,差别取决于材质厚度和做工。
说到这里,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整车厂对于内饰这块坚持用这么脆弱的材料,却又不直接提供更好质感的替代品?这背后肯定是供应链的精妙折衷。但具体哪个环节,外人真不容易看清。
(这段先按下不表)
顺便问下,大家平时车里除了手机和水杯,还用什么经常会在中控冒险瞎磕磕?我个人觉得你要是带个娃,车里玩具多了,板面风险不更高吗?
另外有个小猜测,估计这些保护垫厂家利润不薄,有点像手机壳市场,需求大,供应快,但质量层次不齐,也得看看口碑和做工。至少目前还没看到哪个厂的卖这玩意儿敢打包质保,说实话,我觉得厂家的态度挺尴尬,你付钱买保护垫,感觉是在帮他们弥补设计短板。
其实我自己更想看到长安下一代逸动,能直接在这块面料升级。毕竟补丁终究是治标不治本。也算是在研发流程中一个小折射罢了。
记得我刚才翻了下相册,翻到几张中控挡板的特写,真有点心疼,划痕一目了然。你说这细节看多了,心情难免受影响,车子再好开,内饰用料的细节感受其实影响很大。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尴尬:车子开得好好,回头发现中控那块完全成了自己的艺术品,但换新的又担心成本太高。你会怎么处理?等车企自己改进?还是先弄个保护垫来缓解下?
(先这么多,留点空给大家思考)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