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降价五万还滞销?车主吐槽:新标太丑,实在下不去手!

最近,汽车圈有个怪现象:别克把君威、君越这些热销车型的价格直接砍了五万多,连商务车标杆GL8都降到了19万以内。这要是放在以前,4S店估计早就被挤爆了,可现在呢?销量愣是没见涨。有车主直接吐槽:“价格是真香,但一看车标,实在下不去手!”到底怎么回事?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

别克降价五万还滞销?车主吐槽:新标太丑,实在下不去手!-有驾

一、价格“骨折”却没人买单?

别克降价五万还滞销?车主吐槽:新标太丑,实在下不去手!-有驾

别克这次降价是真豁出去了。比如君威,原本15万左右的车型直接跌破11万;君越这种中型车,一口气降到15万多;就连昂科威PLUS这种SUV也加入“甩卖大军”。按常理来说,美系车用料扎实,底盘稳当,油耗也比以前优化了不少,再加上这价格,应该能吸引一大波人冲进4S店才对。但现实却是,不少消费者在展厅里转了一圈,最后摇摇头走了。

别克降价五万还滞销?车主吐槽:新标太丑,实在下不去手!-有驾

论坛上有个网友的留言特别扎心:“本来想给老婆换辆君越,结果她看到新车标,说像三颗板牙配指甲刀,死活不同意。”类似的声音不在少数,很多人觉得新车标“变味了”,甚至有人说:“以前开别克出去,车标一露出来,别人就知道是美系经典;现在这新标,朋友见了都问我是不是买了山寨车。”

别克降价五万还滞销?车主吐槽:新标太丑,实在下不去手!-有驾

二、车标变丑,到底多劝退?

别克降价五万还滞销?车主吐槽:新标太丑,实在下不去手!-有驾

别克的经典车标大家应该都见过:三个盾牌错落有致地嵌在圆环里,虽然设计复杂,但辨识度极高,透着股老牌车企的稳重感。然而2022年,别克突然换了新标——圆环没了,三个盾牌排排站,官方说这是“突破传统、拥抱年轻化”。可消费者根本不买账,直接给起了外号:“三颗板牙”“指甲刀三连”“平行三块麻将牌”。

别克降价五万还滞销?车主吐槽:新标太丑,实在下不去手!-有驾

车标这事看似小,实则影响深远。有位老车主在4S店修车时吐槽:“我开了十年别克,老车标就像老朋友的脸,一看就亲切。现在这新标,我儿子都说像玩具车上的贴纸。”更夸张的是,有网友甚至因为车标太丑,直接把新车开去改装店,自费把车标喷黑或者换成老款样式。

别克降价五万还滞销?车主吐槽:新标太丑,实在下不去手!-有驾

其实车标“翻车”这事,别克不是第一个。雪佛兰的“姨妈巾”车标、北汽绅宝的“猪鼻子”、比亚迪早期的“BYD”字母标,都曾被疯狂吐槽。但像别克这样,换个车标直接让销量“扑街”的,还真不多见。

别克降价五万还滞销?车主吐槽:新标太丑,实在下不去手!-有驾

三、消费者要的不仅是便宜

有人可能会说:“车标再丑,价格到位不就行了?”但现在的消费者早就不是“只看价格”的冤大头了。一位在汽车行业干了十几年的销售经理分析:“别克的主力用户以前多是35岁以上的中年群体,他们认的就是经典、稳重。现在新车标走简约风,想吸引年轻人,结果两头不讨好——年轻人觉得别克品牌‘老气’,老客户又觉得新车标‘轻浮’。”

更尴尬的是,别克的降价策略反而让消费者产生了“观望心理”。比如君越新款指导价降了5万,但老款车型在清库存时也能优惠5万,实际成交价差不多。有网友直言:“谁知道过两个月会不会再降?现在买怕被当韭菜。”这种心态直接导致“越降价,越没人买”的怪圈。

四、品牌符号的“面子”与“里子”

说到底,车标就像一个人的脸面,背后承载的是品牌几十年积累的口碑。别克的机械素质其实很能打:君越的2.0T+9AT动力组合,实测油耗不到7L;昂科威PLUS的底盘调校,过减速带比日系车稳得多;GL8的商务属性更是同级天花板。但问题在于,消费者买车时,第一眼看到的是车标和外观,这些“面子工程”不过关,再强的“里子”也难让人掏钱。

论坛里有个真实案例:一位90后程序员本来打算买君威,试驾后对动力和隔音特别满意,但最后因为车标太丑,转头买了国产新能源车。他说:“车是每天要看的,我可不想花十几万买个自己都嫌弃的‘丑标’。”

五、车企该长点教训了

别克的经历给所有车企上了一课:品牌形象的革新不能只靠“拍脑袋”。年轻化不是简单地改个车标、加块大屏,而是要从设计到服务全面贴近新需求。反观国产品牌,比亚迪把“BYD”字母标换成汉字“王朝系列”,立马高端感拉满;理想汽车的简约车标配合科技感外观,精准戳中家庭用户审美。这些成功案例说明,品牌升级既要大胆创新,也得尊重用户的习惯和情感。

话说回来,别克的车主们倒是很乐观。有位开GL8的老板调侃:“车标丑点就丑点吧,反正我坐车里又看不见。倒是这降价力度,过两年说不定能当理财产品!”不过玩笑归玩笑,如果别克真想翻身,或许该听听网友建议:“把圆环加回来,三个盾牌竖着叠成‘叠叠乐’,说不定还能火一把!

(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