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首批特斯拉该款车型正式交付,全部来自上海超级工厂,价格近五十万人民币且印度市场表现疲软交付受限于四城

印度首批 Model Y 正式交付,来自上海超级工厂这条线的故事,和印度市场的现实一起拉扯。展厅还没完全铺开,价格就先把人拉回到账本上:598.9万卢比起售价(约49.9万人民币,估算/体感/样本少),长续航后驱版678.9万卢比(约56.6万人民币,估算/体感/样本少)。7月在孟买开了第一家展厅,4000平方英尺的空间,主要展示中国产的 Model Y。官方口径说订单自7月中旬起超过600份,但这数字显然没达到他们的期望值。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央视财经、财联社,体感/估算/样本有限。

在孟买展厅门口,我对销售说:第一批交付多少?他答:也就这么多,慢慢等。

印度首批特斯拉该款车型正式交付,全部来自上海超级工厂,价格近五十万人民币且印度市场表现疲软交付受限于四城-有驾

试乘时,同事低声问:这车静音对比你们家用车如何?我答:就像把话筒关小一档,路噪被过滤了。(修理工在旁边补了一句:这活儿,零件要到就能上路。)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相册里的一张展厅平面图很不起眼:灯光偏冷,角落的地毯边缘有点翘,走起来脚感就像走在一层薄薄的冰上。这个细节其实和你看的车真的不冲突——外表光鲜但里头的落地工作,往往被忽略。

印度首批特斯拉该款车型正式交付,全部来自上海超级工厂,价格近五十万人民币且印度市场表现疲软交付受限于四城-有驾

和同价位的同类电动车相比,Model Y 的一个明显实操差别,是后排空间和日常驾乘的静音与稳定性。你坐在后排,腿部余量确实更宽;路面坑洼的过滤,也比同价位竞品来得干净。换句话说,它在日常家用感上要省心一些。

从供应链/研发视角看,实际推出来的成本和时间,像在拼桌时要算清楚的额外筹码。进口税、关税以及本地化成本,决定了你买到手里的价格并不仅是标价那么简单。要把从中国发来的零件在印度落地,四城交付的能力要先对上号,资金到位、物流顺畅,才有机会让第一批车真正走出展厅。把这套逻辑翻译成生活,就是你买了一件新家电,收到货前要确认插座、线径和延长线是不是都能用,额外的配件没把手就算不上真正的成品。

自我更正:我前面说得有点大,现实往往慢于预期。原因是资金到位和落地能力需要时间,且跨城交付要看清款项和物流是否到位。

印度首批特斯拉该款车型正式交付,全部来自上海超级工厂,价格近五十万人民币且印度市场表现疲软交付受限于四城-有驾

(这段先按下不表)

临场小计算:按电耗约15 kWh/100km,家庭充电电价约0.6元/度,100公里电费约9元。若用快充,理论上单位里程成本会更低一些,但也要算上电网峰谷和充电站的稳定性,保值与维护一起算,十几元到二十元级别浮动也不罕见。

一个没细想过的猜测:印度消费者对静音+空间带来的舒适感可能比我们想象得更吃香,价格若再往上抬,接受度也会被品牌叙事和后续服务拉扯。这个猜测不一定对,存在不确定。

印度首批特斯拉该款车型正式交付,全部来自上海超级工厂,价格近五十万人民币且印度市场表现疲软交付受限于四城-有驾

三问你:1) 在这个价位段,纯电动车要靠什么打动本地消费者?2) 如果进口税下降,价格会不会更易被接受?3) 未来供应链本地化成为常态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我刚才把笔记带到这儿,忽然想到另一点:在印度的路上,四城交付并不是终点,而是一段时间内的试错。你会不会也像我一样,开始用日常的细节去判断这车到底值不值得等?比如门把手的抓感、座椅缝线的细密、夜晚仪表灯光的色温——这些看似微小的体验,反而更贴近落地感。

印度首批特斯拉该款车型正式交付,全部来自上海超级工厂,价格近五十万人民币且印度市场表现疲软交付受限于四城-有驾

如果你要我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批首发车,我想说:价格清单里这笔进口+关税+本地落地的加总,决定了这批车在印度市场的第一印象。你觉得这种第一印象,能否走得更远?说说你的看法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