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大型SUV市场,销量似乎走得越发低迷了。你看雷克萨斯LX去年还在加价提车,八月终端只有189辆,和前几个月比甩了个大跟头,环比跌了72.2%。我之前还以为它会靠着豪华+可靠稳住阵脚,但市场好像渐渐变得更挑剔了。雷克萨斯LX700h,还在排队等待提车?可能吧,毕竟这块牌照,很多人还是出于喜欢折腾或者赚个面子而买。
我和一个修理工聊天,他说:这车只要不出大毛病,用着就比较安心。丰田的调校像那老牛慢慢磨的刀,虽不锋利但耐用,消费者买的也多是信任感。这也让我想,很多人其实没那么在意操控,更多是想要个用得住的车。你会不会觉得,买车更多看的是那份放心?
你知道吗?我估算一下,雷克萨斯LX的每公里成本大概在1.2元左右(这段先按下不表),这还不算油费,算上油,可能到2元左右。对比同样价位的路虎揽胜(虽然我没查到最新销量,但我猜,大部分人买揽胜是想要那份车场,而非经济实用),就会发现,一样是豪华大型SUV,雷克萨斯更偏向耐用,揽胜偏向奢华炫耀。
但市场偏好在变。我还在等路虎推出新款,你估计它还会涨价吗?我问朋友,他笑:路虎就这调性,涨价都没人省心。毕竟,路虎在中国的市场上,更像一种身份标签,但能支撑它销量的刚需早就被挤压了。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市场这么冷,但奔驰GLS咋还算平稳?8月销售了676辆,几乎和去年同期持平。你是不是觉得奔驰怎么不往高端迈进?毕竟迈巴赫版本那个市场存在感还挺低,110辆的销量,算不上火,反倒让人觉得,豪华标签有时候也变得可有可无。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一张图片——一台奔驰GLS停在雨中,反光像镜子一样耀眼。这细节让我一直觉得,车辆的颜值在某些消费者心里的作用,越来越像门票——只要够好看,就能接近那一圈——到底在追求什么?其实可能也没那么深,偶尔一抬头,看到豪车在路上,也会感觉我也有点面子。
真正支撑这些面子的,还是供应链的厉害。你知道吗?奔驰的原料供应和工艺追求,像制造一个拼图,有时候拼完一块,就得考虑整张图是否还完整。一个车厂要保证每个零件都像样,成本拉得很长。对于市场,从生产成本来看,豪车利润其实很高,但它的份额有限。在这个为啥我还想着买它的市场里,是不是钱挣得多,我也能多玩会?我觉得可能也是。
之前我还想过一句:你信不信,买豪车其实也挺像买表一样,是一种‘品牌认同’的宣言。我还没细想过,但会不会很多人根本没有去打算换新车,就是为了维持那个熟悉感?反正,我也有个猜测:其实买车的心理,会被想象中的未来绑架得更厉害。你说,现在有人会考虑未来几年内可能会涨价?
这是个巧合,某个亲戚说:你看那辆库里南,每个月台帮忙卖出的那么少,可能想象中的那点光环,真实在市场上其实是虚的。其实他的话很有意思,豪车虽然牌面,但市场能支撑的总量,还是那么点。别的豪华SUV像迈巴赫,才110辆,说明很多消费者还是更买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你自己觉得,为啥这几年,大型SUV销量都在往下走?价格高、空间够用、市场偏向既能用又不想太张扬?
说到这我突然意识到,很多刚需变成了更需要—屏幕、智能、颜值、体验。这些毛都在逐渐逼近我们的刚性。你比如说,我朋友的爸爸,开了一辆老款途乐,虽然空间还充足,但他已经觉得,用起来慢半拍——毕竟,你要想给车内加个特斯拉式的屏幕,没点背景都难。
俺们都很喜欢硬核的结论,殊不知,市场就是个用脚投票的地方。玲珑小巧的卡宴还能卖得不错,豪华不是唯一路,胜在懂的那一批人还很多。
讲笑话,路虎揽胜还没个M8、M9级别的神车出来,那会不会是个信号?你看看,市场其实从来都不缺想象,但有时候,想象和现实差距挺大的。
市场的车在不断变化,像个大浪潮。你觉得,下一次价格的温度会是多少?还是说,这些大SUV的日子,越过越灰暗?到车内那个细节——比如那块抖着的后视镜,竟成了我能抓得住的小幸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