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要是路过哪吒汽车的4S店,说不定能看到车主们举着横幅:“求求了,给车连个网吧!” 开玩笑的,但差不多就这么魔幻。
谁能想到,2025年了,咱们买车还得操心“断网”的事儿?不是手机没信号,是——车机断网了。没错,主角就是哪吒汽车。9月11号那天,不少哪吒车主一上车,发现导航打不开、远程控车失灵、语音助手变“哑巴”,还以为是自己手机欠费了。结果一查,原来是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汽车,拖欠流量服务商“联想懂的”好几个月的服务费,直接被掐了车机流量。
这下可炸锅了。你说我花十几二十万买的车,智能驾驶、远程空调、在线音乐全靠联网,现在车倒是开得动,可智能功能全歇菜,这不是买了个“半残”吗?花顶配的钱,用买菜车的体验,这谁受得了?
更离谱的是,真正“支棱起来”的不是哪吒官方,而是那个被欠钱的“联想懂的”。人家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推出“哪吒车主流量保障计划”,绕过哪吒,让车主自己充!每月5.9元基础流量,19.9元高级包,年费才199元——比哪吒自己卖的还便宜!这操作,简直像是“中间商反杀品牌方”,网友都调侃:这才是真正的‘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你说这事闹的,哪吒车主本来挺“上头”的,觉得国产品牌智能化做得不错,性价比高,结果一转眼,智能车变“智障车”,图啥呢?而“联想懂的”这一手,虽然有点“打脸”哪吒的意思,但客观上确实解决了车主燃眉之急,这波操作,属实是“顶呱呱”了。
车机断网,不只是“小问题”
很多人可能觉得,不就断个网嘛,能开就行。但你想想,现在的新能源车,车机系统就是“大脑”。没了网络,L2级辅助驾驶的部分功能受限,比如高精地图导航、OTA升级、远程查看车辆状态、甚至天气和实时路况都没了。你开的不是车,是台“孤岛”。
而且,哪吒主打的就是智能化和性价比,尤其是哪吒U-II、哪吒S这些车型,宣传里全是“智能座舱”、“AI语音交互”、“远程控车”。结果现在这些功能集体“劝退”,用户心理落差有多大?花真金白银买的“未来感”,一夜回到“功能机时代”,这谁能忍?
更有意思的是,哪吒官方的回应慢得像蜗牛爬。母公司合众汽车倒是一肚子委屈,说“联想懂的”没通知就断网,要追究法律责任。可问题是,车主又不是合同甲方,他们只认“哪吒”这个品牌。你现在扯皮归扯皮,我的车不能用,总得先解决吧?这种时候还在“甩锅”,难怪网友说:“天塌了,塌的不是天,是车主的信任。”
车主自救:CarPlay盒子 vs 自购流量
面对这种情况,哪吒车主只能“自力更生”。目前主流方案有三个:
一是去运营商那里办个eSIM卡,插车上;二是买个CarPlay盒子,把手机映射到车机上,当个“伪智能车”用;三是直接从“联想懂的”那儿买流量包。
最香的显然是第三种。5.9元一个月,比一杯奶茶还便宜,就能恢复大部分联网功能,这价格简直是“真香”警告。相比之下,哪吒之前卖的流量包贵不说,现在还断供,这波真是被第三方“降维打击”了。
而CarPlay盒子虽然也能用,但终究是“曲线救国”。语音控制、原生导航、车辆深度联动这些功能还是用不了,等于你花大价钱买的智能座舱,最后靠苹果或安卓撑场面,多少有点“走路摇头晃脑”变“低头哈腰”的感觉。
对比竞品:人家是怎么稳住“网”的?
咱们拿几款同价位热门车来比比看。
先看比亚迪元PLUS。人家虽然智能化不算顶尖,但车机流量这块从没出过岔子。甭管是基础服务还是高阶功能,比亚迪自家生态闭环做得 tight(紧密),流量成本早就摊进车价里了,车主根本不用操心。你可能会说它不够“新潮”,但至少不会让你“气得蹦起来”。
再看广汽埃安Y Plus。这款车也是主打性价比,但人家聪明在——跟运营商深度合作,流量打包送3年、5年,甚至终身免费基础流量。用户买了车,安心用就行,品牌方再慢慢跟供应商结算。这种模式,既提升了购车吸引力,又避免了突发断网的风险,这才是成熟车企该有的样子。
还有个小众但靠谱的选手——零跑C10。它用的是自研操作系统+多供应商备份策略,就算一家出问题,还能切到另一家。冗余设计,防的就是今天哪吒这种“单点故障”。虽然零跑整体销量不如哪吒,但这波操作,明显更“支棱”。
这么一对比,哪吒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过度依赖单一供应商,财务又跟不上,导致用户体验成了牺牲品。你可以说“市场环境不好”,但消费者买车的时候,可不管你现金流多少,他们只关心“车能不能正常用”。
深层危机:1500万现金,扛不住250万月流量费
更扎心的数据来了:哪吒每月要为车机基础流量支付近250万元,而母公司合众汽车账上现金只剩1500万左右。这意味着什么?最多撑6个月,就得继续断网。更吓人的是,公司已被确认的债权高达51亿。这哪是“暂时困难”,分明是财务警报拉满,随时可能“跌冒烟了”。
这种情况下,你还敢买哪吒新车吗?二手市场估计也得“凉一半”。今天能断流量,明天会不会断OTA升级?后天会不会连充电桩都不兼容?信任一旦崩了,重建可就难了。
结尾聊聊心里话
说实话,哪吒曾经是“国民神车”的有力竞争者,尤其在三四线城市,销量一度很猛。可现在这局面,不是技术不行,是基本功没练扎实。车造得再智能,连网都保不住,谈何“智能出行”?
消费者要的不是天花乱坠的概念,而是稳定、可靠、省心的用车体验。你可以便宜,可以配置高,但别在基础服务上“挖坑”。
现在好了,“联想懂的”反倒成了“救世主”,车主用上了更便宜的流量,看似皆大欢喜。可这背后,是品牌信誉的崩塌,是用户信任的流失。
所以我想问问你:
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
面对断网风险,你还敢为“性价比”买单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