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新能源不客气’‘智能化不客气’之后,今年,我们要响亮喊出奇瑞的全球化创新体系也要‘不客气了’。”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上,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说。
10月18日,2025年奇瑞全球创新大会在安徽芜湖开幕。奇瑞墨甲机器人首款人形机器人“墨茵”、奇瑞汽车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全球首款三体式复合翼飞行汽车等前沿技术产品亮相,奇瑞汽车还展出了全固态电池模组,该电池采用原位聚合体系固态电解质、富锂锰正极材料等技术,电芯能量密度达到600Wh/kg,续航里程将提升到1200公里—1300公里。
在奇瑞的发展逻辑里,安全与质量始终是不可动摇的底线,尹同跃表示:先进技术底线是安全可靠——不够安全,绝不上车。奇瑞始终坚持质量比销量更重要、创新比利润更重要。当然,销量和利润也很重要。
安全是技术货架的“底线标准”。当前,奇瑞已建立了含1.2万个真实事故的全球数据库,形成100余项超越国标的企业标准,覆盖电池、碰撞、救援等七大领域。截至目前,奇瑞累计54款车型获全球五星安全评价,为中国品牌之最。“不够安全绝不上车,这是我们技术产业化的铁律”。
面对公众,尹同跃还展现了幽默坦诚的一面,自我调侃:熟悉奇瑞的朋友们都知道,奇瑞喜欢“吹牛”,但从来不“瞎吹牛”。这份底气并非空谈,回顾奇瑞的发展历程,从技术突破到产品落地,此前立下的每一个 “目标”,最终都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成果,没有一次落空。
这一次,奇瑞响亮喊出全球化创新体系也要“不客气了”,也并非是在“吹牛”,而是在技术层面握有足够多的 “硬家底”。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CTO高新华博士在大会现场表示:将以瑶光战略为创新引擎,驱动奇瑞从国际化向全球化全速迈进。与此同时,瑶光五大技术领域(火星架构、鲲鹏动力、灵犀智舱、猎鹰智驾、银河生态)技术树再生长,将发布飞鱼底盘EMB、方舟两栖系统、鲲鹏天擎48%热效率发动机、伯牙之音、猎鹰智驾大模型、凌霄飞行平台等10+项全球领先技术。
其中在火星架构旗下共有T架构(超价值油电混)、E架构(豪华高品质电混)和D架构(越野电混)三大平台,覆盖B到D+级SD/SUV/MPV,轴距2950-3300mm高带宽柔性架构。
凭借技术奇瑞的坚实基础,奇瑞集团在多领域突破势能强势上扬,实现了销量规模、新能源、出口、品牌、资本市场的“五大历史突破”,在兼顾高速发展与经营质量的同时,收获资本市场认可。奇瑞汽车于9月25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开启国际资本市场新征程。截至9月底,奇瑞集团全球累计用户已超过1772万,其中海外用户超543万。
尹同跃在发言中指出中国汽车出海的行业共性难题。“欧洲街头的中国新能源车越来越多,但‘水土不服’‘质量栽跟头’‘本地化不足’等问题正在消耗中国品牌信誉。”他说奇瑞通过全球市场调研发现,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企海外投诉中,37%源于“技术适配性不足”,29%指向“应急保障缺失”。
这一痛点成为奇瑞构建创新体系的核心动因。“全球化不能只拼速度,要靠可持续的技术能力。”尹同跃提出,奇瑞的目标是通过三大创新体系,实现“产品出海”向“技术出海”的升级,让技术标准、质量安全经得起全球120多个市场的检验。
据悉,目前奇瑞已在上述国家和地区完成市场布局,业务范围涵盖亚洲(中国除外)、欧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等主要区域并形成一定竞争优势,2024年奇瑞在欧洲、南美、中东及北非市场的销量均位列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第一名,其中瑞虎5x、瑞虎7等车型成为细分市场标杆。瑞虎5x更是在欧洲、南美、中东等地区长期占据A0级SUV出口冠军的位置。据尹同跃透露,当前奇瑞海外营收占比已“接近50%”。
奇瑞集团将构建覆盖新能源、智能化、AI 化的全球化创新体系,让奇瑞拥有“反内卷”的制胜能力,推动品牌持续向上,实现可持续的国际化;技术、文化、管理三大创新体系协同并进,让奇瑞成为用户喜爱和信赖的全球化高科技生态集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