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巴拿马这个小地方,画风开始不对劲了。
本来这个市场,或者说这个小鱼塘,一直都是丰田和起亚两个老神仙下棋喝茶的地方,岁月静好,云淡风轻。丰田稳坐第一,卖出900多台,市占率19%,就像个打坐入定的老僧,你强任你强,反正我就是你大爷。起亚跟在后面,也拿了13.7%的份额,俩人加起来就把市场的三分之一给瓜分了,突出一个“稳定”。
然后,一群不讲武德的国产莽夫就冲进来了。
你看这个数据,江铃暴涨400%,凯翼333.3%,东风253.6%,长城150%。这是什么概念?这不是在卖车,这是病毒复制。这是在国内卷生卷死,杀红了眼,突然发现有个新手村,二话不说开着满级大号进来屠城了。如果说之前大家还在客客气气地吃蛋糕,那这帮国产哥们就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高喊一声“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这就是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法则。
讲真,丰田和起亚的本地经理看到这个报表,估计得缓缓打出一个问号。他们理解不了。在他们的世界观里,做市场要慢慢来,铺渠道,养口碑,温水煮青蛙。而国产车这套打法,完全是玄幻小说里的魔道功法,上来就吸干一片,突出一个霸道,一个不讲理。这是闪电战,是饱和式攻击,是把在国内市场杀出来的经验,原封不动地砸在了巴拿马人民的脸上。就问你怕不怕?
为什么他们敢这么干?因为在国内,他们就是这么活下来的。国内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存量竞争了,那是黑暗森林,是修罗场,是你死我活的蛊王争霸。你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在这种环境里杀出来的品牌,你让他去巴拿马搞什么品牌沉淀,搞什么用户关怀,他会觉得你在侮辱他。最好的手段就是把价格打到骨折,把配置堆成珠穆朗玛峰,直接用钱和铁皮把对手的阵地给淹了。
我作为一个被国产车价格战反复摩擦的中年人,对此深有体会。你看现在国内的车,冰箱彩电大沙发都快成标配了,智能驾驶一个个吹得像马上就能实现任意门。这套东西,原封不动地搬到巴拿马,那效果简直是雷电法王杨永信降临小人国。当地消费者一看,卧槽,同样的价格,丰田给你个收音机,国产车直接给你一套IMAX影院,这谁顶得住?
当然,你可能会说,丰田起亚有品牌玄学啊。是是是,你说的都对。丰田最值钱的永远是那个标,是“开不坏”的神话,是二手车市场的硬通货。买丰田的人,买的不是车,买的是一种“我不会犯错”的心理保险。这是一种信仰,你跟信徒谈性价比,就像跟太监聊性生活一样,毫无意义。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能过,就是能过。国产车要的就是这个“但能过”。只要我的车三五年内不出大毛病,样子好看,沙发舒服,屏幕够大,价格还便宜一半,那所谓的品牌信仰,在绝对的性价比面前,就会显得有点脆弱。尤其是在巴拿马这种新兴市场,大部分人买车还是看兜里有多少钱,而不是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
写到这,我突然感觉把巴拿马车市比作修仙世界,好像有点用力过猛,但仔细一想,又他妈的无比贴切。丰田起亚就是名门正派的元婴老祖,根基深厚,功法扎实。而国产车就是一群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魔道修士,功法诡异,不择手段,上来就用各种禁术强行提升修为,搞得整个服务器乌烟瘴气。
你看那个车型榜,现代Grand i10居然逆袭夺冠了。这事儿本身就挺魔幻的。在丰田和起亚的眼皮子底下,让一个韩系小车偷了塔。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市场的防线已经松动了,旧神的光环正在褪色,给了这些新玩家、或者说“闯入者”们可乘之机。
说起来,我楼下那家兰州拉面馆最近也开始卷了,加面都不要钱,感觉老板的精神状态也不是很稳定。
所以,国产车在巴拿马的未来真的可期吗?我觉得这个问题本身就问错了。这不是一个商业问题,这是一个生存问题。这些在国内已经打到人格分裂的品牌,出海不是为了“开拓市场”,而是为了“找条活路”。它们把海外市场当成了最后的呼吸阀。这种以命相搏的打法,短期内数据必然好看,必然是摧枯拉朽。但闪电战的另一面,就是后勤跟不上,瞬间崩盘。卖出去的车,配件呢?维修呢?几年后的二手车价值呢?这些都是大坑。
这根本就不是在卖车,这是在玩命!
所以,对巴拿马的消费者来说,现在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混乱的时代。只要你胆子大,敢于尝鲜,你就能用白菜价享受到最新的“压缩毛巾”式科技配置。但你也得做好准备,你买的可能不是一辆车,而是一张通往未知世界的单程票。所以你说谁赢了?我不知道,但反正短期内消费者赢麻了。只要你不在乎品牌能不能活到明年,你就能体验到什么叫真正的“机你太美”。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