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老陈,一个骑了十年摩托车、换过五辆座驾的老车迷。
最近在研究万元级踏板车市场时,发现个有意思的事儿——台州智龙科技旗下的古思特穿山甲越驰150,把原本1万5往上的配置下探到9999元,这价格甚至比某些125车还亲民。
作为混迹车圈的老炮儿,我得说这事儿绝对值得掰开揉碎聊清楚。
先说价格这事儿。
现在市场上光阳、三阳这些主流品牌的150平踏车,均价都在1万4到1万6之间。
越驰150直接砍到9999元,足足便宜了4000多块。
这让我想起前些年国产手机血拼性价比的场面,不过这次是真刀真枪的硬件堆料。
更狠的是,这价格还比豪爵UHR150(1万7)、光阳Racing X150(1万8)这些中高端车型低出一大截,甚至比某些125踏板还便宜。
但价格低不等于减配,反而玩起了"配置冗余"的策略。
外观设计这块,越驰150走的是机甲朋克路线。X型机甲灯组配上液态金属质感的银灰色车身,跟满大街的仿赛造型完全不在一个频道。前两天在车友群里发了几张图,马上就有老哥问是不是概念车。更实用的是760mm的座高,我1米7的身高单脚就能轻松着地,新手驾驭起来毫无压力。不过最让我惊喜的是座桶能塞进3/4盔,这在同价位车型里实属罕见。要知道很多万元级踏板连全盔都塞不进,更别说这种运动型头盔。
动力系统是越驰150的另一大杀器。隆鑫KS150水冷发动机最大功率11.6kW,扭矩14.7N·m,比豪爵UHR150的10.6kW强出不少。上周刚去试驾过,0-60km/h加速5.8秒的成绩,放在250cc级踏板里都算快的。更难得的是博世电喷系统+脉冲点火技术,城市拥堵路段频繁启停也不熄火。实测油耗2.3L/百公里,9L油箱能跑350公里以上,这个续航表现吊打同级别车型。我算过笔账,按现在油价,每公里成本不到2毛钱,比电动自行车还省钱。
安全配置更是让人意外。双通道ABS+TCS牵引力控制系统全系标配,ABS点刹频率达到200次/秒,TCS介入只要0.05秒。对比同价位车型普遍单通道ABS的现状,这配置简直降维打击。上周在盘山公路试弯道,后双气囊减震器压缩回弹行程优化了20%,过减速带时颠簸感确实少了很多。不过也有车友吐槽,134kg的车重在操控上稍显笨重,但考虑到平踏车型需要兼顾载物需求,这个重量也算合理。
说到实用性,正新龙鳞真空胎是个亮点。耐磨性比普通轮胎提升30%,胎噪却控制得不错。上周载着家人去郊游,后座媳妇说颠簸感比她那辆1万8的踏板还舒服。9L油箱配合低油耗,周末短途旅行完全不用加油。不过储物空间设计有点保守,前置物格只能放手机钱包,建议厂家参考雅马哈巧格i的网兜设计。
现在说点实在的,越驰150的定价策略藏着门道。台州智龙作为古思特集团子品牌,显然是想用性价比撕开市场缺口。对比无极SR150C Pro(1万3),越驰150多出了气囊减震和TCS系统;面对豪爵UFR150(1万7),价格差了将近40%。这种"田忌赛马"的策略,正好击中消费者"既要又要"的心理——既要配置又想要面子。
不过也要看到,古思特作为新晋品牌,渠道建设和售后网络还是短板。虽然标榜出口20多个国家,但国内售后服务点肯定不如豪爵、光阳密集。另外品牌认知度偏低,很多摩旅老炮儿可能对这款车持观望态度。但从产品力来看,9999元的价格能买到TCS+气囊减震+双通道ABS,放在三年前根本不敢想。
最近看到行业报告说,万元级踏板车市场正在经历洗牌。雅马哈巧格i降价促销,本田裂行推出青春版,爱玛科技也准备推出子品牌抢占市场。越驰150这时候杀进来,用配置轰炸的方式搅动市场,说不定真能闯出条新路。不过对消费者来说,这种"配置内卷"绝对是好事——以前要花1万5才能买到的配置,现在万元内就能搞定。
最后给各位车友提个醒:如果看重性价比和实用性,越驰150值得纳入考虑范围;但要是经常跑长途摩旅,建议亲自试驾感受车重和操控。现在评论区聊聊,你觉得这种"越级配置"策略能成功吗?如果是你,会为了这波配置下探选择新品牌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