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万卖掉年赚八百万加油站,是胆识还是短视?民营加油站
山东老张的加油站最近在圈子里炸了锅——三个一年能赚七八百万的站点,说卖就卖,三千万现金直接揣兜里走人。更让人唏嘘的是,之前有个浙江老板眼馋这买卖,结果嫌价格太低不敢下手,最后被福建老板捡了个漏。这事儿放谁身上都得犯嘀咕:一年赚八百万的买卖,白送似的卖三千万,图啥?是浙江老板太保守,还是福建老板藏着什么算盘?
先说说这加油站的“表面风光”。老张这三个站开在山东地界,看着红火,背后门道可不少。就说油品质量,去年市场监管总局抽检山东私营油站,硫含量超标的比例能占到两成多。浙江老板不是没做过功课,他心里清楚,有些油站的“高利润”是拿合规性换的——地炼厂的基础油进价确实比央企低,可背后的消费税、增值税漏洞,还有加油机做手脚的老套路,哪个不是定时炸弹?
举个真事儿,河北就有个加油站被查实,把95号油装进92号罐里,遥控加油机少给30升油。浙江老板做这行这么多年,见多了“加油量比油价跌得还快”的荒唐事。再加上人工、设备维护、应对检查的成本,表面上七八百万的年利润,扣掉这些隐性开支,剩下的真没多少。他算过账:要是真接手,万一哪天被查出来油品有问题,几十万罚款打底,说不定连本都搭进去。所以他宁可错过,也不敢赌。
可福建老板偏不信邪,大手一挥就签了合同。他不是莽夫,心里早盘算好了。这几年山东地炼厂的“包税制”悄悄流行——年缴五百万税,加工量随便用。福建老板早摸透了这政策,光是合规这一块,就能省下不少麻烦。再说加油站的钱可不止卖油,山东某站去年把便利店改成“车检+充电”综合体,单月就多赚了十万。福建老板接手后,大概率会照着这个路子改,把过路客变成回头客。
更深一层,福建老板看的是大趋势。现在新能源车越来越多,油车肯定会越来越少,可这事儿急不得。2024年新能源车渗透率刚突破40%,存量油车至少还能撑十年。十年够干啥?够把这几个站养得肥肥的,再转手卖个好价钱。就像当年房地产火的时候,有人嫌商铺贵不买,后来转头就拍大腿——福建老板这是把“抄底”玩明白了。
其实这事儿没有绝对的对错。浙江老板的谨慎是对的,做生意最怕踩坑;福建老板的胆识也值得佩服,看准机会就得下手。就像2015年煤炭寒冬,有人急着贱卖煤矿血亏,有人咬咬牙抄底,后来赶上大宗商品牛市,赚得盆满钵满。商业这潭水,有人看见的是风险,有人看见的是机会,关键看你有没有那个眼光和本事。
给开车的朋友提个醒:加油别光图便宜,认准《成品油零售许可证》才是正经;要是闻到刺鼻的汽油味,赶紧挪车,好油该有股淡淡的清香;加完油一定要发票,真有事儿维权才有凭证。
老话说得好:“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但得看清风往哪吹。”这加油站买卖,说到底是胆识和眼光的较量——浙江老板守住了底线,福建老板抓住了机会,谁能笑到最后?咱们走着瞧。
“做生意不是比谁胆子大,是比谁看得远、转得快。”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