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聊起国产车,都会提到奇瑞。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奇瑞一直是个有点闷头搞技术的“理工男”,车子耐用是耐用,但好像总缺了点让人眼前一亮的时尚感和科技感。
不过,就在不久前,奇瑞开了一场面向全球的创新大会,一下子拿出了十几项听起来跟科幻片一样的技术,让很多人都大吃一惊。
大家都在问,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奇瑞吗?
它这是憋了什么大招?
这场发布会到底展示了些什么,能让大家有这么大的反应?
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捋一捋。
这场大会的核心,是一个叫做“瑶光2025”的战略。
这个名字听起来挺有诗意,其实是奇瑞在几年前就定下的一个大目标,说白了,就是要在汽车的几个关键领域,比如平台架构、动力系统、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和未来的生态布局上,都要做到世界领先。
这次发布会,就是对这个大目标的一次集中成果汇报,看看他们这几年埋头苦干,到底都干出了些什么名堂。
首先,他们展示了一个叫“高端智能火星架构”的东西。
这个“架构”不是指房子的结构,而是指一辆车最基础的平台,包括底盘、车身安全等等,它决定了一辆车的底子好不好。
奇瑞在这个底子上,玩出了新花样。
比如,他们发布了一项全球首创的“电机直驱制动”技术。
这个技术说白了,就是让刹车反应变得超级快,达到了毫秒级。
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是当你的脚刚碰到刹车踏板,甚至脑子里刚闪过这个念头,车轮就已经开始执行制动了。
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刹车距离大大缩短,官方数据是能做到32.41米,在紧急情况下,这缩短的几米距离,可能就是安全与危险的分界线。
而且,这套系统还不用像传统刹车那样需要定期维护保养,省心又安全。
如果说这个刹车技术还只是让人觉得厉害,那接下来的“方舟两栖技术”就真的有点颠覆想象了。
没错,就是让汽车能像船一样在水里开。
奇瑞不是在做概念展示,而是真的把车开去横渡了长江。
一辆叫做纵横G700的越野车,就靠着这套系统,成功从长江的一边开到了另一边,这在世界汽车一百多年的历史上还是头一回。
为了实现这个功能,车上装了专门的水上推进器,核心的发动机、电池和各种电器零件都做了最高等级的IP68防水处理,就算把车整个泡在两米深的水里两个小时,也保证不进水。
这一下,不仅解决了大家开玩笑说的“车掉水里怎么办”的问题,更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汽车工业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制造水平。
当然,安全方面也不含糊,车里配备了能覆盖540度范围的安全气囊,还有能过滤掉过敏原、甲醛等有害物质的健康座舱,可以说是把安全和健康做到了极致。
说完了车的“骨架”,再来看看车的“心脏”和“血液”,也就是发动机和电池。
现在全世界都在发展混合动力汽车,都说这是未来的一个大方向。
奇瑞在这方面很有底气,直接喊出了“世界混动看中国,中国混动看奇瑞”的口号。
他们的底气来自一款新研发的发动机,热效率达到了惊人的48%。
这个数字普通人可能没什么感觉,我们来解释一下。
汽车发动机就是烧油产生动力的,热效率越高,就意味着每一滴油的能量被利用得越充分,车子就越省油。
目前市面上顶尖的发动机,热效率能做到45%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每往上提升1%都极其困难。
奇瑞这个48%的水平,是目前全球量产汽油机里的最高纪录。
这意味着,以后搭载这款发动机的混动汽车,百公里油耗可能会降到“1升”多,开起来的成本几乎跟纯电动车差不多了,这对普通消费者来说,绝对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有了省油的“心脏”,还得有强大的“血液供应”。
奇瑞的“犀牛电池”也同步亮相,能量密度很高,意味着同样重量的电池能储存更多电量,车子续航里程就更长。
充电速度也很快,支持6C快充,充电几分钟就能跑很远,大大缓解了大家的里程焦虑。
更让人期待的是,奇瑞透露他们已经在固态电池技术上取得了突破,计划在2027年就开始装车测试。
固态电池被认为是下一代电池技术,比现在的液态电池更安全、能量密度更高,一旦实现量产,将彻底改变新能源汽车的格局。
如果说上面这些是硬邦邦的硬件技术,那奇瑞在智能化这个“软实力”上,同样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在“灵犀智舱”方面,车里的语音助手变得越来越聪明,能结合你的习惯和上下文和你交流,真正做到“越用越懂你”。
车上的音响系统也下了大功夫,号称能打造出“殿堂级”的音乐体验。
而在大家最关心的自动驾驶,也就是“猎鹰智驾”方面,奇瑞的目标是让AI开车比人更安全、更高效。
他们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数据中心来训练自动驾驶算法,并且计划在2026年,在全球率先推出L4级别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
这意味着到那时候,我们或许真的可以坐上一辆没有司机的汽车,让它带我们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奇瑞的目光还不止于此,他们甚至开始布局未来的整个出行生态。
比如,他们正在研发一种V2G技术,就是让电动汽车在闲置时,可以把电池里多余的电卖回给电网,车主还能因此赚钱。
他们还展示了一个名叫“墨甲”的人形机器人,以及一个叫做“凌霄”的飞行平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飞行汽车”,据说样机已经试飞成功了。
从地上跑的,到水里游的,再到天上飞的,奇瑞这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要构建一个立体的未来出行网络。
当然,技术说得再好,最终还是要看市场的反应。
从数据来看,奇瑞的这番努力已经收到了实实在在的回报。
今年前三季度,奇瑞集团的汽车总销量已经突破了200万辆,创下了历史新高。
其中,出口到国外的汽车接近94万辆,继续排在中国所有车企的第一位。
特别是在标准严苛的欧洲市场,销量增长超过两倍,说明奇瑞的高端产品已经得到了海外消费者的认可。
这些实打实的业绩,再加上在香港成功上市,都证明了奇瑞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被动埋头苦干的“技术宅”,而是真正成长为一个懂技术、懂市场、有全球视野的现代化企业。
它正在用一项项领先的技术,向世界证明中国汽车工业的创新能力和强大实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