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收购劳斯莱斯,品牌重塑,客户年轻化

如果没有宝马的那一脚,这个世界的劳斯莱斯恐怕早就不是现在网友们口口相传、朋友圈晒照专用的“顶奢教父”了。

咱们先别忙着挥动名车滤镜,认真琢磨一个问题:劳斯莱斯当年那沦落模样,是怎么摇身一变,又高调杀回巅峰的?

说真的,这事里头比宫斗剧还复杂,明面上你看见宝马和大众撕个天昏地暗,背地里却隐藏着一把商标权的关键刀。

如果你以为一家百年品牌就靠着“老字号”自带防丢技能,那是太小看资本的果断和现实。

那时的劳斯莱斯其实已经陷入泥潭,什么“奢华基因”“英伦血统”,都快被债务枷锁和收购传闻埋没了。

故事要撒开来讲,咱们得从宝马的“大英双书挡”战略说起。

宝马在90年代大步流星地扩张,但他们没像有些美企那样横行无忌,倒是钟情于英国老牌,左手MINI右手劳斯莱斯,简直像把英伦车界变成自己的个人收藏柜。

宝马收购劳斯莱斯,品牌重塑,客户年轻化-有驾

一边是小巧灵动的小怪兽MINI,一边是金字塔顶端的绅士劳斯莱斯——这两个极端,凑成了宝马想要的气场,完美集齐“体量王者+个性精灵”的双重魅力。

说白了,这种排布就像一本精装书,两端都用贵金属书挡压着,好看又重磅。

宝马收购劳斯莱斯,品牌重塑,客户年轻化-有驾

而宝马那种“不聚英伦遗产不罢休”的执念,从1994年罗孚集团那场买卖,就已经埋下伏笔。

哎,可惜,奢华不是永动机。

劳斯莱斯虽说一度风光无两,幕后故事却是跌宕起伏。

宝马收购劳斯莱斯,品牌重塑,客户年轻化-有驾

你大概想不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起,公司还要分心去造飞机发动机。

到了1931年大萧条,旁边的宾利快撑不住了,直接被劳斯莱斯顺手捡进门下。

有人说这叫“并购救场”,不过实际情况嘛,只能算是抱团自救。

二战之后,航空业务给劳斯莱斯带来快钱,可汽车板块一点没见涨,反而在战后紧缩和技术滞后里越陷越深。

宝马收购劳斯莱斯,品牌重塑,客户年轻化-有驾

英国政府出手搭救,维克斯公司接盘,却完全玩不转什么车身工艺,连现代化都搞不起来。

宝马收购劳斯莱斯,品牌重塑,客户年轻化-有驾

明面上劳斯莱斯还在,“尊贵”却逐渐变成了“老古董”。

剧情拐点在于,宝马早已打过算盘,但维克斯只想一把卖走全部业务,不玩拆分那套。

宝马没得选,就先搞合作,顺带投点技术底子,比如宾利Java和劳斯莱斯银天使,两款车都用了宝马自家动力总成,干脆给对方装个宝马心脏。

结果到了1998年,大众下场闪亮亮拿出4.3亿欧元,笑眯眯想把劳斯莱斯和宾利一块收入囊中。

结果你猜怎么着?劳斯莱斯商标和“双R”标志居然不是维克斯所有,是劳斯莱斯PLC(专做飞机发动机那个),而这家还和宝马有过航空领域的合作。

宝马收购劳斯莱斯,品牌重塑,客户年轻化-有驾
宝马收购劳斯莱斯,品牌重塑,客户年轻化-有驾

细节决定成败啊:大众买到了车子,宝马却直接重金买下了品牌商标。

一来一回,大众捡了架子,宝马抱走了灵魂。

收购局势大逆转,宝马直接拿到了劳斯莱斯的自家使用权。

说起来像抢了个商标,但背后其实是深谋远虑——品牌名和商标才是真的金饭碗,车身构造反倒可以推倒重来。

这,才是劳斯莱斯“重生”的专业起点。

宝马没打算把劳斯莱斯变成德国版宾利,而是坚持要在英伦土地上重新建厂,彻底保留其本地血统。

于是,卡尔贝费尔这个资深“英伦控”被拉出来当总指挥,设计、工程一把抓,还亲自跑去找里士满公爵谈判,于是古德伍德庄园迎来了劳斯莱斯的新工厂。

宝马收购劳斯莱斯,品牌重塑,客户年轻化-有驾

新工厂在奇切斯特郊外悄然开建,宝马慕尼黑和盖登团队联合出击,全程保密,甚至主力研发团队都藏在伦敦金融城某间秘密办公室。

最神奇的是,宝马收购过后,几乎没留下任何原劳斯莱斯的技术底稿。

啥意思?从零起步,即兴编写新章。

没了包袱的劳斯莱斯反倒活力加分,每个零件、每一个比例都可以特立独行。

全铝空间框架+自家V12发动机,低转速扭矩那种“浮云推背感”,直接让工程师们拼创意,告别死气沉沉复制游戏。

你说外观怎么保留经典神韵?

设计师卡梅伦脑洞大开,把帕特农神庙格栅画得更方正、更低调。

宝马收购劳斯莱斯,品牌重塑,客户年轻化-有驾
宝马收购劳斯莱斯,品牌重塑,客户年轻化-有驾

姐姐般的欢庆女神不但变小,还自带空气动力学特效,危急关头还会啥都不说自动缩回去。

宝马收购劳斯莱斯,品牌重塑,客户年轻化-有驾

再看整车比例,劳斯莱斯就得霸气外露:长轴距、长发动机舱盖、大到能装下豪宅的轮胎+约两倍的车身高度。

宝马收购劳斯莱斯,品牌重塑,客户年轻化-有驾

奥斯汀前沃尔沃大咖空降,操刀北美传播。他表态直接说,劳斯莱斯的内饰必须撑起一切面子工程,无一处不是高定,不顶级不罢休。

换到市场运作,劳斯莱斯可不是乱撒货那种“遍地客”。

宝马收购劳斯莱斯,品牌重塑,客户年轻化-有驾
宝马收购劳斯莱斯,品牌重塑,客户年轻化-有驾

奥斯汀当年在美国只设三处隐秘展厅:选址苛刻,进门靠提名,待遇咖啡加黑房间,露珠般的品牌故事讲完,灯光突灭,新幻影现身。

宝马收购劳斯莱斯,品牌重塑,客户年轻化-有驾

那种詹姆斯·邦德风格,比普通车企展厅还神秘得多。

2003年底特律车展,幻影初登场,全场咋舌,就连对手奔驰带来的迈巴赫和宾利欧陆GT都被抢走了风头。

宝马收购劳斯莱斯,品牌重塑,客户年轻化-有驾

记者敢评论也只是因为自己不属于金字塔顶买家,但如果你真的有1200万豪宅+企业大权,购买劳斯莱斯还不是顺手点单。

幻影首秀那年全球交付481台,北美市场直接拿走一半。

而幻影成了那些狠角色的专属晚礼服,爵士、名流、娱乐圈大神,谁不是拿幻影高调进场?

宝马收购劳斯莱斯,品牌重塑,客户年轻化-有驾

Bespoke个性化订制做到了极致,萌宠徽记、家族纹章、专属皮革,一切由你说了算。

宝马收购劳斯莱斯,品牌重塑,客户年轻化-有驾

对明星或者体育圈大佬来说,车内安静到像录音棚,还装了顶级音响系统。

宝马用幻影一举插进超高净值圈层,超奢消费需求全对标。

随后的发展,劳斯莱斯不断刷出新车:Ghost古思特、小一号,平时用车主力。

卡梅伦打比喻,客户车库像衣橱,幻影是晚礼服,古思特是高定西装,一套裁缝两种气质。

宝马收购劳斯莱斯,品牌重塑,客户年轻化-有驾

曜影、魅影、库里南、到闪灵,又扩充出SUV、豪华轿跑、电动车,一个比一个玩得花。

宝马收购劳斯莱斯,品牌重塑,客户年轻化-有驾

品牌营销也是特立独行,几乎不做传统广告,全靠圈层社交:私人府邸试驾会、高端老爷车聚会,古德伍德速度节圈粉本地,圆石滩优雅竞赛营造极致氛围。

宝马收购劳斯莱斯,品牌重塑,客户年轻化-有驾

数据直观:2023年全球销量突破6,032辆,2024年也有5,712辆。

哪怕遇到金融危机,都能稳住豪客基本盘。

最劲爆的变化,其实是客户年龄。

斯潘透露,劳斯莱斯集团平均车主年龄如今只有43岁——十五年前,这数字可是惊人的60岁。

北美成最大单一市场搬运工,去年全球交付都砸在这里。

更野一点儿的定制作品Boat Tail(浮影),售价直接飙到数百万美元。

宝马收购劳斯莱斯,品牌重塑,客户年轻化-有驾

Atelier纽约定制工坊让顶级材质、工艺和细节都能线下体验。

哪怕只去参加下高端活动,劳斯莱斯也能设立移动定制工作室,把产品直接推到超级富豪眼前。

宝马收购劳斯莱斯,品牌重塑,客户年轻化-有驾

价格步步高升,十年间平均售价从不足30万美元涨到逾50万美元,Bespoke定制随便破百万。

宝马收购劳斯莱斯,品牌重塑,客户年轻化-有驾

奥斯汀说得直白,劳斯莱斯已经回到汽车金字塔的顶点了。

他的话不是自吹,宝马的战略就是把劳斯莱斯重新扶上业界之冠。

这场收购,和技术、管理的组合拳,让品牌焕发青春,不只是回味过去。

MINI和劳斯莱斯一柔一刚、一大一小,被宝马收在怀里,等于给汽车圈又多铺了一道传奇底色。

宝马收购劳斯莱斯,品牌重塑,客户年轻化-有驾

其实,劳斯莱斯和宝马的结合不是简单的资本操作。

更像是一次“尊贵复兴”——老牌不只是被救回来,而是被再次赋予新生命,把奢华和创新连起来,吸引了更年轻、更多元、更敢玩的买家。

说到底,劳斯莱斯之所以风光重现,靠的绝不仅仅是商标争夺、收购合同,更是宝马坚持“英伦魂+工艺新”,在技术与战略上双管齐下。

让劳斯莱斯脱胎换骨,不再只是老年金字塔上的冷艳神像,变成了全球想买奢华座驾的年轻粉们的新宠。

这一切,才是宝马和劳斯莱斯的双向奔赴、双赢剧本。

那说到这,你觉得劳斯莱斯会不会继续在顶奢赛道上狂奔?还是说,会有新的玩家来挑战它的顶点地位?

大家有啥观点,都留言聊聊吧——谁才是你心中的“名车之王”?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