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B01答疑集中发布,激光雷达功能区分,对外放电实际体验

现在买辆新能源电车,如果说还分激光雷达版和非激光雷达版,那大概率是你被时代抛弃的证据之一。当然,这不是指你本人不与时俱进,而是车企始终喜欢莫名其妙的“内卷”,把本来就复杂的选项表搞得像家电说明书,一眼扫过去,什么哨兵模式、对外放电、通勤领航辅助,恨不得让科技盲直接打道回府。

最近,零跑汽车发布了B01上市后的热门答疑,换句话讲,“你们的问题太多,我就统一回复”,看似贴心,实则是一场车企业务边界的自我彰显。比如第一个问题:B01电池符不符合新国标?官方口气很大——别说新国标,我们48小时不起火不爆炸,直接干翻标准24倍。这种自信,倒像是在标榜自己敢给电池泡澡开Party——不过话又说回来,新国标那点底线,还真不太够这个赛道的新玩家折腾。

零跑B01答疑集中发布,激光雷达功能区分,对外放电实际体验-有驾

说到新国标,其实它本身就像小学校规,一般情况能约束调皮捣蛋,但碰上自带光环的主角,就成了可有可无的背景板。零跑B01就用“48小时抗火烧”的数据做了一次很好的作业展示。问题是,这种成果我们作为消费者,真能有所感知吗?大部分人对电池的认识,还停留在“爆了炸了会不会天花板塌下来”,对于“48小时热扩散”这种实验室指标,难免有种云里雾里的审美距离。

零跑B01答疑集中发布,激光雷达功能区分,对外放电实际体验-有驾

再说通勤领航辅助功能。零跑直接划清界限,激光雷达版交付即有,非激光雷达版要等Q4 OTA升级。这是赤裸裸的选版歧视,也是智能汽车时代的新型鄙视链。表面看,人家给你安排了服务商店、激活、学习视频、考试……俨然一套自助餐操作流程。但本质上,买车变成了打怪升级,光买不行,要加包、考试、才能放心大胆上路。科技不再只是享受,还是门槛和档位的新名词。

比哨兵模式还阴险的,是对外放电功能。全系支持3.3kW对外放电,听起来很美好,似乎以后野餐,撸串,甚至停电应急都能用电车撑场。但等你细看,就会发现:不得不自备便携放电枪,还得接慢充口,再插排,最后插设备。这一套流程,想象中是野外自得其乐,现实里十有八九在电车后备箱翻箱倒柜,最后很可能自嘲一句:科技不是万能的,有时候还很鸡肋。

零跑B01答疑集中发布,激光雷达功能区分,对外放电实际体验-有驾

当然,车的所有功能最终被一分价钱一分货精准标价。低续航430公里选舒享版,只要8.98万;续航一步到位,功能全开,激光雷达嗷嗷待哨兵,直接到11.98万。你以为这价差就是科技支出?错,其实更多是一种心理暗示。带激光雷达的车,不仅能看到远方的障碍,更能确保你眼中的“未来感”多了几分心理安慰。毕竟,谁不想让邻居知道,自家车厢里不只有安全带,还有能考证上岗的辅助驾驶?

别看这些功能听起来高大上,其实消费者最关心的无非两点:这车能不能低调地安全把自己送到目的地?而买电子产品被迫考证、升级、升级再升级,如果说手机时期还能享受一把“科技换代”的快感,但放在买辆代步工具上,免不了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一次成年人的社会考卷。

整个零跑B01的产品逻辑,说到底还就是互联网思维落地的一个典范——无限延展选项,功能再定义价值,制造焦虑后给你留出口气的小安慰。真正想买车的人,其实只想听一句大实话:别烧、别炸、别死机,关键时候有用,别成折腾人的鸡肋。遗憾的是,消费主义和科技主义合体后,汽车的功能不再以人性为基础,而是以各种想象中的“美好体验”做外壳,实际情况是你得为这些“想象”一次次买单。

零跑B01答疑集中发布,激光雷达功能区分,对外放电实际体验-有驾

最后留个问题:等到哪一天,每位车主都能像公路片主角一样,拎个行李上路,无需下载APP、无需解锁加包,也不必担心某功能“年终大促期间限时开放”,那或许才是科技生活的终极浪漫。而不是一边为OTA焦虑,一边背着充电枪自嘲“最懂电池的还是我”。科技,如果不能让人轻松一点,那它到底是在服务人,还是在调教人?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