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燃油车销量大变天,博越冲至亚军,速腾跌至第5

最近大家聊天,是不是总感觉身边的话题都绕不开新能源车?

今天张三提了辆电动SUV,明天李四又在比较哪家的混动技术更省油,好像燃油车一下子就成了过去时,快要被时代淘汰了。

但咱们要是真这么想,可就有点片面了。

8月燃油车销量大变天,博越冲至亚军,速腾跌至第5-有驾

实际上,燃油车的江湖里,每天都在上演着精彩纷呈的“龙虎斗”。

就在前不久,一份关于2025年8月最后一周的燃油车销量榜单出来了,这榜单上的排名变化,可比看电影有意思多了,它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市场这盘棋,下得有多激烈,有些我们以为稳如泰山的“老大哥”,地位已经开始动摇了,而咱们自己的国产品牌,正在以一种让人惊喜的速度,冲向舞台的中央。

咱们先从最顶上的位置说起,看看谁是现在燃油车市场里最受大家欢迎的。

答案可能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还是那个老面孔——日产轩逸。

一周就卖掉了6926台,这个数字相当厉害。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轩逸这车,论技术不是最先进的,论样子也不是最时髦的,怎么就能一直稳坐第一的宝座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对于我们绝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买车最看重的是什么?

是省心、可靠、空间够用,最好还能省点油。

轩逸恰好把这几点都做到了,再加上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好口碑,大家心里都形成了一个印象:不知道买啥的时候,买轩逸总不会错。

它就像我们生活里一个踏实肯干的朋友,虽然不爱出风头,但关键时刻总能靠得住,这也就是它能一直领先的秘诀。

但是,真正让这份榜单显得“变天了”的,不是第一名,而是第二名。

紧跟在轩逸后面的,是咱们的国产品牌吉利的博越L,一周卖了5909台。

这个成绩的含金量可太高了,它不仅把常年盘踞前三的大众朗逸挤到了第三位,更是把一大批我们耳熟能详的合资SUV甩在了身后。

这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我们中国自己的汽车品牌,已经有实力在最主流、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上,和那些国际大牌正面较量了。

过去我们买SUV,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本田CR-V或者大众途观,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博越L这样的国产车。

8月燃油车销量大变天,博越冲至亚军,速腾跌至第5-有驾

原因也很直接,首先是设计上确实好看,开出去有面子;其次是车里面的配置和科技感,你坐进去,看到那块大屏幕,用上那个智能语音系统,会发现体验比同价位的合资车要好上一大截。

说白了,吉利现在是用更实惠的价格,提供了超越期待的产品,消费者自然会用手里的钱来投票。

我们再往下看,榜单的前十名里,依然是德系车和日系车的天下。

大众的朗逸、速腾,丰田的凯美瑞、RAV4荣放,这些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车型,它们的销量依然非常坚挺,每周都能卖出四五千台。

这说明,这些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经营了几十年,品牌影响力还是非常深厚的。

很多人买车,还是会认准那个车标,觉得大众的车开起来稳重,丰田的车质量可靠轻易不会坏。

就拿这次排名第四的凯美瑞来说,它就成功地超过了老对手大众帕萨特,在中型轿车这个领域里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这背后,是凯美瑞通过更新换代,变得更年轻、更运动,加上它省油的混动技术,吸引了很多以前可能不会考虑它的年轻人。

不过,就在这些合资品牌构筑的坚固阵地里,咱们的国产品牌已经成功撕开了一道口子。

除了第二名的博越L,吉利的另一款车星越L也稳稳地排在了前十。

一个品牌有两款主力车型同时进入燃油车销量榜的前十,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

博越L和星越L这两兄弟,一个主攻主流家用SUV市场,一个定位更高一些,它们俩联手,就像两把尖刀,直接插进了合资品牌最核心的腹地。

这已经不仅仅是吉利一家的成功,它代表的是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的进步。

我们不再是只能造一些便宜的小车,我们现在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在15万到20万这个过去由合资品牌牢牢把控的价格区间里,拿出有竞争力的好产品。

当然,有高歌猛进的,也自然有暂时遇到困难的。

这份榜单里,有两个车型的变化特别值得我们关注。

8月燃油车销量大变天,博越冲至亚军,速腾跌至第5-有驾

一个是吉利的星瑞,它这次的排名掉到了第35位,一周卖了2361台。

想当初,星瑞刚上市的时候,凭借着全系标配2.0T发动机的强大动力和宽敞的空间,被称为“家轿颠覆者”,给了很多合资轿车巨大的压力。

为什么现在排名下滑了呢?

一方面是现在的市场竞争实在太残酷了,像奇瑞艾瑞泽8这些新的国产轿车产品力也很强,抢走了一部分客户。

另一方面,可能也是自家兄弟博越L和星越L实在太火了,吸引了更多消费者的注意。

这其实也给所有国产品牌提了个醒,光靠一两款车打天下是不够的,必须不断推出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但要说这份榜单上最让人感到震惊和惋惜的,还得是丰田卡罗拉。

这款车,曾经是全世界卖得最好的家用车,在我们国内也是常年的“销量神车”,一个月卖个三四万台是家常便饭。

可这一次,它竟然连前50名的榜单都没能进去。

这个变化,可以说是颠覆性的。

卡罗拉为什么会突然卖不动了?

原因很复杂。

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受到了新能源车的巨大冲击。

在十多万这个价位,比亚迪的秦PLUS DM-i这样的混动车型,用车成本更低,开起来更安静平顺,还能享受一些城市的绿牌政策,这些优势让卡罗拉最引以为傲的“省油”特点,一下子变得没那么突出了。

其次,卡罗拉自身的产品更新也确实慢了半拍,车里的内饰设计、智能科技配置,和现在同价位的国产车比起来,差距非常明显。

当下的年轻人,已经习惯了车里有大屏幕、能用语音控制各种功能,你再给他们一个功能简单的老式车机,他们自然不会买账。

卡罗拉的这次“失利”,其实是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它告诉所有传统的汽车厂家,那个单靠一个响亮的品牌名字就能让消费者掏钱的时代,可能真的要结束了。

未来的汽车市场,比拼的将是实实在在的技术、体验和创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