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车企的流量困局:酒香也怕巷子深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的今天,传统车企的转型压力与日俱增。长安汽车作为拥有160年历史的老牌央企,尽管上半年销量创近8年新高,但爆款车型仍集中在燃油车领域,新能源车型中仅长安Lumin凭借"邪恶糯玉米"的独特设计意外破圈。这种"设计撬动流量"的现象,暴露出传统车企在数字化营销时代的水土不服。
重点:当年轻消费者通过小红书、抖音获取购车信息时,传统广告投放的转化率正在急剧下降。
二、新长安的破圈行动:从《三体》到直播带货
为了实现2030年500万辆产销目标,长安正在构建全方位的流量矩阵:
IP联名破圈:独家冠名B站《三体》动画第一季,将品牌价值观与科幻文化深度绑定,精准触达年轻科技爱好者群体。
直播新零售:启源A07上市时采用"全域下订"直播模式,通过多平台场景化内容覆盖增换购、潮流、新购车三类人群,场观超百万,预约试驾量远超预期。
高管IP化:董事长朱华荣公开表示要培养长安的"雷布斯"和"余大嘴",坦言"掌舵人也需要流量",这种开放姿态正在重塑央企的刻板形象。
重点:流量运营不是简单的网红合作,而是从产品设计到传播策略的系统性变革。
三、流量背后的战略逻辑:从卖车到造话题
长安的流量转型本质上是用户思维的觉醒:
设计即流量:Lumin的成功证明,在10-20万元价格带,独特造型比参数表更能引发二创传播。这种"情绪价值优先"的设计理念,正在向阿维塔、深蓝等高端系列渗透。
场景即入口:通过《三体》动画植入智能驾驶场景,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可感知的科技叙事;启源A07的直播则将购车决策从4S店转移到用户碎片化时间。
用户即资产:00后购车时既追求个性表达又看重性价比,长安通过社群运营将车主转化为品牌传播者,形成"产品-话题-销量"的闭环。
重点:流量竞争的本质是争夺用户注意力,传统车企需要从"生产驱动"转向"需求驱动"。
四、行业启示:央企转型的流量范式
长安的探索为传统车企提供了新思路:
内容破局:放弃硬广思维,像造车一样打造传播内容。例如UNI-V通过电子尾翼、赛道模式等"噱头"设计,将驾驶乐趣转化为社交货币。
组织变革:成立专门的数字营销部门,打破传统部门壁垒。朱华荣在车展上主动"串门"友商展台制造话题,正是组织灵活性的体现。
生态协同:联合B站、抖音等平台构建内容生态,将流量沉淀为品牌私域。这种"平台-车企-用户"的三角关系,正在重构汽车营销的价值链。
重点:流量不是万能药,但没有流量的车企将失去未来竞争的入场券。
结语:流量时代的生存法则
当长安开始用"邪恶糯玉米"这样的网络梗进行产品命名时,标志着央企终于放下身段,真正理解了年轻市场的游戏规则。在新能源汽车"内卷"白热化的今天,流量运营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关乎生死存亡的战略选择。长安的转型之路,或许能为传统车企提供一面镜子——在电动化、智能化之外,更需要补上数字化营销这一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