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把买了一年的奥迪A6L四驱卖了,亏损近二十万,换了58000元打底的实用新车,为了带孩子和躺着睡觉的舒适体验考虑

说实话,卖掉奥迪A6L那天,心里其实挺纠结的。刚才和二手车商微信里敲定价格,他发过来31万,我盯着手机屏幕好久,想着这数字背后到底赔了多少。这车去年7月份上牌,才开了5000公里,换成道理说成色新没毛病,可是算下来,贷款、违约金、购置税加一起,亏了差不多20万。亏钱是肯定的,但我不太后悔。因为像我这样经常带孩子跑周边城市的人,过去那辆车实在不够实用。

想起去年冬天带四岁的儿子跑三个小时的车程,他坐在安全座椅上闹腾,想睡觉也只能歪着头,口水流一脸,我坐在前面看着都心疼。中途想停下来休息几分钟,奥迪的座椅只能稍微往后调一点,头枕只有个硬邦邦的靠垫,没一会儿脖子就开始酸痛。那一趟下来,我自己都累出点儿小毛病。夏天碰到赶时间没地方休息,只能在树荫下靠着驾驶座打盹,醒来浑身发麻,真是受罪。

昨天刚把买了一年的奥迪A6L四驱卖了,亏损近二十万,换了58000元打底的实用新车,为了带孩子和躺着睡觉的舒适体验考虑-有驾

这事儿让我彻底下定决心,换辆车一定得能躺平睡觉。说起来容易,选车这事儿挺麻烦的。我刚开始看SUV,比如汉兰达和途昂,4S店一试后排座椅放平,还是有角度的,腿伸直是别想的。毕竟SUV的座椅设计是为了坐着舒服,不是躺着的。朋友提醒我,主打家用功能的MPV或许更合适。

传祺M8是第一辆MPV,我去展厅亲自试了,座椅有腿托,能调角度,销售说放平能当小床。我躺上去觉得比SUV舒服不少,但坐垫有轻微弧度,躺的感觉还是不够平。后来看别克GL8,价格瞬间把我打回现实,低配三十多万,这预算根本不够。

就这样,我把目标转向了新能源MPV。腾势D9引起了我的兴趣。展厅里,后排两个独立座椅能放平到差不多两米长,我一米八个头正好能躺直,还有按摩功能,试了一会儿,感觉比按摩店舒服多了。销售算账说,这车首付门槛低,每个月6000多元分期,电费约每公里0.1元,远低于我开奥迪油费800多元一箱的状态。

昨天刚把买了一年的奥迪A6L四驱卖了,亏损近二十万,换了58000元打底的实用新车,为了带孩子和躺着睡觉的舒适体验考虑-有驾

对我这种开车跑业务还得带孩子的人来说,座椅能躺平不仅是大福利,省钱也是关键。之前算过粗略账,以前油箱加满跑600公里,充一次电跑400公里价格却只有一半,确实划算。更别说这车的第三排座椅也是能放平的,带家人去远游时,二三排能拼成大床,孩子撒欢儿滚,老婆还能躺着看剧,这种氛围是奥迪A6L无法比拟的。

我还记得我老婆看到我发的视频时说的那句这车不仅舒服,咱们带孩子出门更自在了,听上去平淡,但对我来说,是点中命门了。其实这让我想到,之前买奥迪时心里明明清楚那是挺商务的车,却忍不住想有面子,那其实是自己的虚荣作祟罢了。也许很多人买车时都会这样,自我安慰买了好牌子,实际用起来摸不到实感。

我刚才翻了一下自己的车展笔记,细节挺丰富的。腾势D9除了能完全躺平,还配备了智能空调调节和高效空气过滤系统。销售还提了一句:现在上海这样的高污染天气,车内环境很关键,这倒是没细想过,这也许对孩子和家人的健康尤为重要。

说点实话,新能源车我也不是完全打包票。我有个同行朋友最近抱怨他买的某品牌新能源车电池退化太快,续航缩水让他头疼,说这些电池问题不是宣传里讲的那么神奇。估计新能源车的电池寿命和维护周期还有不少坑,这块我得多关注。

昨天刚把买了一年的奥迪A6L四驱卖了,亏损近二十万,换了58000元打底的实用新车,为了带孩子和躺着睡觉的舒适体验考虑-有驾

说回我家新车,那天提车路上我特意绕去高速服务区,把座椅放平躺了十分钟,阳光透过天窗洒在身上,那种没被硌得腰酸背痛、还能按摩放松的感觉可真舒坦。儿子坐在旁边兴奋地摸着各个按键,一边嘀咕:爸爸,以后我可以在车里睡觉啦,瞬间觉得一切亏损都值了。

不禁让我想,这些年我算是摸透了汽车研发和供应链的复杂度。研发就像烹饪一道复杂菜肴,各个环节要配合得当,一个调料放多了或少了,成品口感就不对味儿。车企里面,设计部和供应链部门像厨师和采购员,不停磨合才可能做出既好看又实用的车。卖奥迪亏钱部分也是供应链成本和品牌溢价叠加的结果,这一点在一线实操中感触颇深。

我有点好奇,你们觉得一个成年人坐车里,最长能忍受多长时间腰酸背痛?或者说,买车时你们最看重座椅的哪项功能?谁又把面子看得比实用更重?

昨天刚把买了一年的奥迪A6L四驱卖了,亏损近二十万,换了58000元打底的实用新车,为了带孩子和躺着睡觉的舒适体验考虑-有驾

(这段先按下不表)

对了,这么一回合换了辆能躺着睡的新车,我心里其实还挺忐忑的。毕竟买车这笔钱不是小数目,分期8年能还清吗?自己一个月跑业务,压力多大?所以我简单算了算,这58000元首付加上月供6000多,假设我今年跑车开支减少30%,综合下来其实每公里成本应该还能降个15%-20%。虽然粗略估计,可能不够精确,但至少心里有数。

我还真得有空再去店里详细看看这车的电池保养和维修政策,这块才是决定长远舒不舒服、省不省心的关键。电动车毕竟没法像奥迪那样随便修,供应链背后的零部件保障和售后体验直接影响车主的心情和钱包。

昨天刚把买了一年的奥迪A6L四驱卖了,亏损近二十万,换了58000元打底的实用新车,为了带孩子和躺着睡觉的舒适体验考虑-有驾

跟你们聊聊,买车到底是买面子还是买舒适?或者说,这世上有没有那么一款车,既能保证面子又能躺着睡觉?想想蛮难的。你们怎么看?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