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虽然各地都加强了电动车的管理,但考虑到老百姓的实际生活,全国多地陆续推出柔性执法与便民服务措施,从“以罚代管”向“教育引导”转变。下面就看看多地实施的4大人性化举措,以后骑车可以笑了。
人性化举措一:首违不罚
近日,山东新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办法》首次明确规定,对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行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不予行政处罚。当然,这是涉及所有交通工具的,并不单指电动车。
海南海口、甘肃、湖南新化等地也有类似政策。针对未佩戴头盔、逆行等轻微违规行为,交管人员不再机械开具罚单,而是以现场教育、志愿劝导、举牌、发朋友圈等方式替代罚款。目前全国各地都有类似的柔性化执法,不以罚款为目的。
个人认为电动车是需要严格管理的,但并不代表要一刀切罚款,柔性执法并未降低管理效能,反而增强了公众认同。
人性化举措二:免费上牌
四川南充:8月31日前,公安部将在全市开展农村三(四)轮车“摸底建档编号”工作,确保每辆车都有档可查,方便老百姓合法开车上路。
山西高平:8月31日前,全市内非标电动三轮和四轮车都可以备案登记,领取备案号牌即可合法上路。注意,逾期后要禁止无牌非标车上路,可能要检查。
广东揭阳梅塘镇:开展二轮摩托车、电自和电摩免费备案上牌工作,在村(居)委会现场即可完成登记并即时领取临时标识牌。
人性化举措三:牌证下乡
近年来,考虑到偏远农村地区上牌和考证难的问题,许多地区都开展了“流动车管所”的便民服务,实现送牌下乡和送考下乡。
这个便民服务在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区的乡镇较多,将“流动车管所”设置在乡镇,很快就能完成了电动车牌照办理,解决了居民往返办证的奔波之苦。同时将驾驶证考场搬进乡镇,顺利的话一天能就能考完,通过率还是相当高的。
如果你的居住地有类似便民服务,还是建议积极参与的,考证和上牌都非常方便。
人性化举措四:教育免罚
针对电动车违规停放行为,以前很多城市是直接就拖车或者罚款,但随着管理逐渐完善,有些城市出台了比较人性化的举措,就是通过教育免于受罚。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福州市。相关部门发现电动车违停的时候,会通过短信的方式告知和劝导车主在规定时限内驶离。还需要扫码进行线上学习法律法规,观看警示视频,就能免于处罚。这种方式既维护了秩序,又给予车主自我纠正的机会,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总结
随着各地电动车管理办法逐渐完善,检查手段不能只是冰冷罚单,更多的是要把握好其中的度。将教育作为主要手段,处罚顶多算辅助手段,如此才能让车主们接受,并更好地遵守相关规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