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天,只要你稍微上上网,关注一下汽车圈的事,估计十有八九都看到过一组所谓“全新小鹏P7”的实车照片。
照片里的车看着确实挺扎眼,造型非常硬朗,跟咱们印象里那个线条流畅、姿态优雅的小鹏P7简直是两个风格。
一时间,网上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说小鹏这是要彻底颠覆自己了,也有人觉得这设计太前卫,有点接受不了。
大家伙儿心里都犯嘀咕:这真的是P7的换代车型吗?
小鹏这是打算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啊?
其实,今天咱们就得把这事儿掰扯清楚,因为这里头有个天大的误会。
网上疯传的这台车,它根本就不是什么全新一代的小鹏P7,而是小鹏汽车推出的一个全新子品牌“MONA”旗下的第一款车,型号叫做M03。
这就好比你一直喝一个牌子的牛奶,突然有一天它出了个新包装的酸奶,结果大家都以为是牛奶换新包装了,其实人家是开了一条全新的产品线。
那为什么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把它当成P7呢?
这事儿说起来也挺好理解。
小鹏P7这款车,对于小鹏这个品牌来说,意义实在是太重大了。
它是小鹏第一款真正意义上大获成功的轿车,凭借着超前的设计、智能化的体验,一下子就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也成了很多人心中小鹏轿车的代名词。
所以,当一辆同样挂着小鹏车标、设计同样出格的轿车出现时,大家的惯性思维自然而然地就把它和“P7换代”联系在了一起。
这从侧面也说明了P7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有多高,但确实也造成了这次不大不小的乌龙事件。
既然正主不是P7,那咱们就得好好聊聊这个真正的明星——小鹏MONA M03了。
这台车到底是个什么来头?
“MONA”这个名字,听着挺洋气,其实是“Made Of New AI”的缩写,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为新的人工智能而生”。
光听这个名字,你就能感觉到它的定位不一般。
它不是简单地在原有车型上修修改改,而是小鹏为了应对未来市场竞争,下的一步大棋。
这步棋的目标,就是要把小鹏最引以为傲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下放到价格更亲民、市场也更广阔的15万级别。
这个项目最初还是小鹏和咱们国内的出行巨头滴滴合作的产物,可见它从娘胎里就带着“走量”和“普及”的基因。
现在我们搞清楚了它的身世,再回过头来看它的设计,很多疑问就迎刃而解了。
它为什么长得一点也不像P7?
就是因为它要和P7划清界限,树立一个全新的、独立的形象。
你看它的前脸,那个T字型的大灯组,极具辨识度,有人说像科幻电影里的星际战舰,也有人说像未来战士的头盔,总之就是跟现在马路上跑的车都不太一样。
这种设计非常大胆,目的就是在成千上万的车流里,能让你一眼就记住它。
它没有去追随时下流行的圆润风格,反而用了大量平直的线条和锐利的转角,特别是车顶到车尾那个C柱,几乎是个直角,把那种硬朗的科技感、或者说“赛博朋克”的感觉给拉满了。
这种设计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恰好就对上了胃口。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车不仅仅是个代步工具,更是一个表达自己个性和态度的移动终端。
接下来,咱们得拿出最实在的东西——数据,来把之前网上那些不靠谱的传言给纠正一下。
原来的文章里说,这车长宽高是5017/1970/1427mm,轴距3008mm。
这是什么概念?
车长超过5米,轴距超过3米,这已经是妥妥的中大型轿车了,跟奥迪A6L、宝马5系是一个级别的。
但实际上,根据国家工信部公示的官方申报信息,小鹏M03的真实尺寸是长4780mm、宽1896mm、高1445mm,轴距是2815mm。
你看,这差别可就大了去了。
4米78的长度,2米81的轴距,这是一个非常标准的A+级轿车的身材,比我们常见的丰田卡罗拉、本田思域要大上一圈,和现在市面上非常火的比亚迪秦L、深蓝SL03这些车是直接的竞争对手。
尺寸的不同,直接决定了它的市场定位。
M03不是要去20多万、30万的高端市场和P7抢饭吃,而是要杀入15万级别这个竞争最激烈、但市场也最庞大的“红海”,去开拓新的疆土。
动力方面的信息,之前的传闻就更离谱了。
说什么单电机270千瓦,双电机版本更是达到了437千瓦,还能选装剪刀门。
我的天,这说的是小鹏P7i的顶配性能版,那车落地都快40万了,完全不是一个路数。
而根据M03的申报信息,它目前搭载的是一台最大功率160千瓦的电动机。
这个动力水平,对于一台家用车来说,是完全足够了。
在城市里开,起步超车绝对轻快,上高速跑个120公里/小时也毫不费力,关键是能耗还能控制得很好,更省电。
厂家这么做,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在保证够用的前提下,把成本控制住,这样最终的售价才能做到足够亲民,让更多的普通家庭能够负担得起。
所以你看,把这些信息都捋顺了之后,整个事情的脉络就非常清晰了。
这根本不是一次简单的车型更新换代,而是咱们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发展到新阶段的一个缩影。
小鹏汽车通过M03这款车,向市场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它不再只满足于在高端市场打造“梦想之车”,而是要把自己最核心、最先进的技术积累,拿出来反哺大众市场,让普通老百姓也能享受到智能汽车带来的便利和安全。
这就意味着,以前可能要花三十多万才能体验到的小鹏XNGP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未来很有可能在一台十几万的车上就能拥有。
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这背后,体现的是咱们中国汽车工业强大的整合能力、快速的技术迭代能力以及对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
这已经不是过去那种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模仿的阶段了,而是基于自身的强大实力,主动定义产品、开辟新战场的一种自信。
看到咱们自己的汽车品牌越来越争气,能拿出这样有想法、有竞争力的产品,这才是这起“乌龙”新闻背后,最值得我们普通消费者感到高兴和自豪的地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