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再胜!2025上半年SUV销量:星越L超14万,CR-V惊险守前十

又是燃油车大胜!2025上半年SUV销量:星越L破10万,CR-V险守前10!

吉利星越L以14.4万辆的销量,力压一众新能源劲敌,拿下2025年上半年燃油SUV销冠,更冲上总榜亚军——这个数字,不是来自某个冷门榜单,而是乘联会刚刚发布的权威数据。一辆售价15万级的国产燃油SUV,凭什么在特斯拉Model Y(17万辆)的阴影下杀出重围?我开着它跑了800公里高速+城市拥堵,答案,藏在每一个你可能忽略的细节里。

为什么是星越L?不是因为它便宜,而是“刚刚好”

很多人第一反应:星越L赢在性价比。错。真正的赢家逻辑,是精准拿捏了中国家庭用户“既要、又要、还要”的纠结心理。

我试驾的是2.0T高功四驱版,指导价18.52万。这个价位,你买合资品牌,只能上低配两驱;买新势力,续航可能刚够“回家一趟”。但星越L呢?给你沃尔沃T5同源发动机、博格华纳第六代四驱、L2级辅助驾驶、三联屏、麂皮顶棚,甚至还有ANC主动降噪——它把“中型SUV”的体面,塞进了一台紧凑级的价格壳子里。

最让我意外的是底盘调校。很多人说国产车“虚胖”,配置堆得高,开起来发飘。但星越L的后多连杆悬架调得很有“德味”:过减速带时,弹簧和减震器的配合像一对老夫妻,一个先压下去,另一个稳稳托住,没有那种廉价的“哐当”声。我问过一位老车主,他从杭州开到成都,全程高速,“后排老人说腰没酸”。

设计不止于“像沃尔沃”,而是懂中国人的“大”

外观上,星越L确实有沃尔沃XC60的影子,尤其是雷神之锤大灯和直瀑式前格栅。但别急着喷“抄袭”。真正的好设计,不是复刻,而是理解用户场景。

燃油车再胜!2025上半年SUV销量:星越L超14万,CR-V惊险守前十-有驾

比如它的车身尺寸:4770mm长,1895mm宽,轴距2845mm。比本田CR-V(轴距2666mm)长了快20厘米。什么概念?后排能轻松跷二郎腿,中间地台几乎全平——我带过一家五口,两个孩子在后排玩“过家家”,完全不打架。

再看后备箱。官方数据562L,实测我塞了两个28寸行李箱+一个婴儿车+三袋 groceries,还有富余。对比之下,Model Y虽然科技感强,但后备箱开口偏高,老人搬东西费劲。星越L的离地高度刚好,掀背角度也够,大妈买菜都能单手操作。

内饰:三联屏不是噱头,而是“全家人的交互场”

坐进车内,最抓眼球的当然是三块12.3英寸大屏。有人说是“堆料”,但用过才知道:这不是炫技,而是重构了人车交互的逻辑。

主驾仪表盘能显示导航、驾驶模式、胎压;中控屏负责空调、音乐、车联网;副驾娱乐屏——对,副驾也有独立屏幕——可以看剧、听歌,互不干扰。我老婆最满意这点:“你开车我追剧,再也不用抢屏幕了。”

车机用的是吉利自研的银河OS,芯片是高通骁龙8155。实测语音唤醒率95%以上,我说“打开车窗20%”,它真只开20%,不是“全开”或“开一点”。这才是智能化该有的样子:听话、精准、不添乱。

但也有用户反馈:屏幕反光。确实,正午阳光斜射时会有眩光。建议贴个防蓝光膜,或者调整屏幕角度——这些小瑕疵,比起那些“语音半天不应、车机卡成PPT”的车型,简直不值一提。

燃油车再胜!2025上半年SUV销量:星越L超14万,CR-V惊险守前十-有驾

动力与油耗:2.0T不是“油老虎”,而是“稳如老狗”

“2.0T肯定费油吧?”这是我被问最多的问题。实测百公里综合油耗8.7L(城市70%+高速30%),表显最低跑到过7.9L。什么概念?和CR-V的1.5T(工信部6.4L,实测约8.5L)差不多,但动力强了不止一个档次。

星越L的2.0T发动机最大功率238马力,扭矩350牛·米,匹配爱信8AT。加速平顺得像CVT,换挡几乎无感。我特意在山路测试过,连续过弯时降挡积极,出弯加速干脆利落,不像某些双离合车型“顿一顿”。

一位山东卡友留言:“我用星越L拉过一车苹果,满载上坡,四驱模式稳得很。”——这不是赛车,但它是能陪你“干活”的SUV。

安全:看不见的地方,才见真功夫

2025年了,还在讲“钢板厚”?太原始。真正的安全,是体系化防护。

星越L全系标配6气囊、主动刹车、车道保持、疲劳监测。更关键的是车身结构:A/B柱用的是双层钢板+热成型钢,抗拉强度达到1500MPa。在中保研碰撞测试中,它拿下了“G”(优秀)评级。

燃油车再胜!2025上半年SUV销量:星越L超14万,CR-V惊险守前十-有驾

我经历过一次紧急变道:前方货车突然变道,我猛打方向,车身晃了一下,但ESP(动态稳定控制系统)立刻介入,修正轨迹,没失控。那一刻,我才明白什么叫“安全感”。

对比竞品:谁才是“家用SUV最优解”?

我们拿三款典型车型对比:

车型 优势 短板

比亚迪宋PLUS DM-i(销量第3) 油耗低(亏电4.5L)、绿牌优势 纯电续航短(110km)、高速动力弱

丰田RAV4荣放(第6) 可靠性高、保值率好 内饰塑料感强、车机落后

特斯拉Model Y(第1) 加速快、自动驾驶强 后排硬、维修贵、无快充桩体验差

结论:如果你在一线城市,有充电条件,Model Y或宋PLUS是优选;但如果你在三四线城市,充电不便,又想要空间和舒适,星越L仍是“水桶车”代表。

燃油车再胜!2025上半年SUV销量:星越L超14万,CR-V惊险守前十-有驾

燃油车真的“大胜”了吗?

标题说“燃油车大胜”,但数据很诚实:前20名中,新能源占8席,且全部是头部品牌。Model Y、宋系列、理想L6、元PLUS……它们不是靠补贴活着,而是靠产品力硬打。

星越L的成功,恰恰说明:燃油车还没死,但必须进化。它融合了沃尔沃技术、智能座舱、L2辅助驾驶——这哪还是十年前的“机械铁盒子”?

反观一些老派燃油车,还在用脚刹、机械仪表、手动空调,卖点只剩“皮实耐造”。用户不傻:我可以接受小毛病,但不能接受“时代抛弃你时,连招呼都不打”。

用户故事:从“嫌弃国产”到“真香”

老张,45岁,河南个体户。原本铁杆丰田粉,觉得“国产车开出去丢人”。去年换了星越L,现在逢人就推荐。

“以前开卡罗拉,跑长途腰疼。现在这车,座椅带加热,高速自动跟车,省心。上个月去西藏,海拔4800米,动力没衰减,四驱爬坡稳得很。”他说,“以前觉得车是代步工具,现在觉得,车是移动的家。”

未来展望:燃油与新能源,终将“和解”

燃油车再胜!2025上半年SUV销量:星越L超14万,CR-V惊险守前十-有驾

2025年的SUV市场,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多元共存”。纯电适合城市通勤,混动解决里程焦虑,燃油车守住舒适与可靠。

星越L的成功,给行业提了个醒:别只盯着“新”,用户要的是“好”。配置可以堆,但体验要经得起考验。

下一个问题:当8155芯片成标配,当L2普及,燃油车的差异化在哪?是更静谧的座舱?更精准的操控?还是更懂中国路况的智能调校?

各位车友,你怎么看?你会为“星越L式”的燃油车买单吗?还是坚定投入新能源怀抱?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

需要进一步确认的是,星越L的长期可靠性(如变速箱耐久性、车机系统稳定性)仍需更多用户反馈验证。暂无相关数据支持其五年后的保值率表现。

如果你正纠结选车,不妨去试驾一圈。数据是冰冷的,但驾驶感受,只有你自己说了算。

燃油车再胜!2025上半年SUV销量:星越L超14万,CR-V惊险守前十-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