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造车旧三强已悄悄放下身段,定价下跌,车市价格战更加猛烈

新造车的排名已发生巨大的变化,旧三强已彻底被挤出前三名,面对市场的变化,旧三强其实早已在悄悄做出改变,其中降价就是他们主要的应对手段,这也凸显出国内电车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超乎寻常。
新造车旧三强已悄悄放下身段,定价下跌,车市价格战更加猛烈-有驾
第35周的销量排名显示,新造车前三强都已没有了旧三强的位置,前三强销量最小的一家都已超过万辆,旧三强销量最高的一家才8400辆,与新三强差距巨大。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新三强当中有两家的汽车售价都在20万以上,这是非常难得的,毕竟国内电车的价格都在下探,如此情况下,这两家企业却能在20万以上的市场攫取巨大的销量,凸显出他们的竞争力是非常强的。
新造车旧三强已悄悄放下身段,定价下跌,车市价格战更加猛烈-有驾
面对竞争对手的挤压,旧三强其实并无太多的应对办法,其中之一的小家最先放下身段,推出10万出头的车型,由此它的销量也迅速创下了有史以来月销量最高的纪录,凸显出中低端市场给他们带来的机会。
旧三强中的另一家尉家其实也早已下探,推出的新品牌发售的车型价格已低至15万左右,这样的价格凸显出它悄悄放弃高价的理念,希望通过低价车型突围,而市场也给予它回报,此前的月销量曾一度猛涨。
旧三强中最后一家李家其实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它专注于增程车市场,新造车兴起的时候,众多车企都下注纯电、插混的时候,只有它选择了增程技术,而那时候增程技术却被吐槽技术落后,然而它却开辟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新造车旧三强已悄悄放下身段,定价下跌,车市价格战更加猛烈-有驾
借助于当时少有车企进入的增程赛道,它的月销量曾接近6万辆,成为新造车第一名,由此诸多车企才纷纷介入增程车市场,然而众多车企的进入非但没能壮大这个市场,相反这个市场如今开始出现萎缩--下滑超过一成,纯电车的销量却增长超过两成。
如此情况下,李家比谁都要更迫切进入纯电市场,然而它之前推出的纯电车型定价昂贵不被市场接受而被迫降价,如今新款定位低一些的纯电车即将上市,价格必然会进一步下降,而它的增程车其实也已卖到25万以下,在销量的压力下定价不下降就很难打开局面。
尤为让旧三强恐惧的是市场淘汰潮正在进行当中,新造车第一名的零跑已经成功进入国内汽车市场前十名,普遍认为只有挤入前十名才有生存的机会,旧三强离前十相当大,再不努力一把连生存都将成为问题。
新造车旧三强已悄悄放下身段,定价下跌,车市价格战更加猛烈-有驾
如今消费者也清醒认识到了汽车售后服务的重要性,没有足够规模的汽车企业,就无法维持售后服务的运转,一旦汽车企业的销量下滑,消费者会进一步远离,形成恶性循环,进而导致企业快速被淘汰。
在这样的情况下,汽车企业不得不将销量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价格战也成为他们必须采用的手段,毕竟如今中国汽车市场属于产能过剩严重的市场--中国的汽车产能高达9000万辆,相当于中国市场汽车销量的三倍,过剩严重的市场不降价是卖不出去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