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买个一年准新的大众迈腾,这事儿吧,听着就特别魔幻。
魔幻的点在于,它听起来那么对,又好像哪里都不对。
像极了你那个人到中年,一边往保温杯里放枸杞,一边跟新来的实习生吹嘘自己当年勇的朋友。他说的一切都对,但你就是感觉,时代的大齿轮,好像从他身上碾过去了,还发出了嘎嘣脆的响声。
这台迈腾,2023年10月上牌,跑了2.5万公里,黑色,准新得不能再新,现在卖14.99万。当年落地怎么也得二十几个W。一年时间,车主亏掉一台思域,然后把这台宜商宜家的“中年男人快乐车”交到你手上。
你是不是觉得占了天大的便宜?感觉自己是巴菲特附体,精准抄底?
坏了菜了,格局小了。
现在的车圈,已经不是简单的存量竞争了,那叫黑暗森林,那叫你死我活。新势力们直接不当人了,上来就开大,技能乱甩,什么冰箱彩电大沙发,全家桶套餐糊你脸上,恨不得给你整个移动的KTV包房。比亚迪更是重量级,直接掀桌子,喊着“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一波秦L直接把油车干沉默了,堪称车圈道诡异仙。
在这种神仙打架、妖魔乱舞的时代,你花15万,回头买了一台2023款的大众迈腾。
这行为艺术,不亚于在三体人舰队锁定地球之后,开始认真研究怎么考街道办的公务员。
不是说不好,就是时机有点幽默。
讲真,迈腾这车本身,没毛病。2.0T配7速湿式双离合,大众祖传的黄金搭档,186马力,官方零百8.9秒。这个动力,放在五年前,那是相当能打。但现在,你一脚油门下去,发动机在那儿深沉地轰鸣,努力营造一种高级的加速感,结果隔壁绿牌车“嗖”一下就没影了,只留给你一个潇洒的屁股。
这就很尴尬。你练的是金钟罩铁布衫,讲究一个“德味”,一个厚重,一个稳。结果人家直接修仙,不跟你玩物理攻击,直接御剑飞行,用魔法打败魔法。太阳都要为你这个决定一个趔趄。
还有那个内饰。典中典了属于是。你说它老吧,它给你个10.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还有个大屏幕;你说它新吧,这股子味儿太冲了,一股子德国工业园区下午三点钟的咖啡味儿,严谨、刻板、一丝不苟。说真的,我一个中年人看了这内饰都想当场退休!太正经了!
它就像一件质地精良的西装,料子很好,做工也棒,但你总觉得它应该出现在某个严肃的会议上,而不是周末的烧烤摊。你开着它,都不好意思在车里放“科目三”。
那到底是谁还在买这玩意儿?
我跟你讲,就是我这种中年人。我们这种人,买的不是车,买的是个“社会身份认证器”。
开出去,丈母娘觉得你稳重,客户觉得你靠谱,老婆觉得你没花钱瞎折腾。它就像一个“安全牌”,一张写着“此人无害,情绪稳定,可放心合作”的卡片。它不像奔驰那么招摇,也不像特斯拉那么极客,更不像国产品牌那么“新潮”。它就是中庸,是恰到好处,是“虽然我没上BBA,但我至少比两田高级”的自我催眠。
这是一种执念,一种近乎玄学的品牌信仰。会买大众的人,就是喜欢大众本身。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讲真,我最近在琢磨,与其研究车的百公里加速,不如研究一下外卖小哥的电瓶车是怎么做到无视物理规则的。
这台车,车况极品,价格也算合适。准新,意味着你不用担心前车主在里面干过什么奇怪的事情;15万的价格,意味着它最陡峭的贬值曲线已经由别人帮你扛了。你现在接手的,是一个成熟的、稳定的、不会给你带来任何“惊喜”的交通工具。
它就像一个中年男人找到的压缩毛巾,看着不大,泡到生活的水里,能膨胀出一整个家庭的责任和疲惫。它能带你上班,也能带家人出游,它什么都能干,但什么都干得没那么有趣。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迈腾比作中年男人的压缩毛巾,可能有点损。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还挺形象的?
所以,这台15万的准新迈腾,到底值不值得买?
这个问题本身就错了。当你开始犹豫,开始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已经输了。
因为真正的新势力玩家,他们根本不会看这台车一眼。而真正会买它的人,根本不会问。
他们不需要那些花里胡哨的智能座舱,不需要那个一脚就能把自己干懵的加速,更不需要那个所谓的“科技感”。他们需要的,就是一个大众标,一个迈腾的名字,一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驾驶感受,来确认自己还活在那个熟悉的、有序的、燃油车还能说了算的旧世界里。
而那个世界,已经快没了。
买吧,趁着还能买到。这玩意儿,以后可能就是个古董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迈腾选择了最体面的方式,慢慢退休。这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尊重。能过,就是能过。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