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即将上市,三大理由让消费者保持观望

小米YU7还没正式露脸,这股子“劝退风”就刮起来了,颇具黑色幽默。

嘴上喊着“别踩坑”,身体却诚实得想第一个冲锋陷阵,现在的网友,这波“反向带货”操作,真是玩明白了。

小米YU7即将上市,三大理由让消费者保持观望-有驾

说实话,瞅着这所谓的“三大罪状”,我差点没忍住笑出声。

烧机油?

都什么年代了,纯电车整出烧机油的幺蛾子,这技术要是真的,那绝对是汽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被攻克了。

做工拉胯?

车都没上市呢,这“未卜先知”的技能点亮的有点早啊。

那个“全景视域桥”缺乏新意?

小米YU7即将上市,三大理由让消费者保持观望-有驾

这玩意儿实用性先放一边,上来就扣个“没创意”的帽子,是不是有点过于主观了?

当然,调侃归调侃,这里头反映的,是老百姓对新晋车企那种既期待又怕受伤害的复杂情绪。

一方面,盼着它们能掀桌子,打破传统车企的铁饭碗;另一方面,又担心它们玩脱了,毕竟大家的血汗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回想一下小米SU7,上市一年,那叫一个风生水起。

订单量、交付量,那是真金白银堆出来的,硬是从老牌车企碗里抢饭吃。

这说明啥?

小米YU7即将上市,三大理由让消费者保持观望-有驾

说明消费者不是不肯买单,而是要看到真家伙。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SU7的走红,是不是意味着小米可以躺着数钱了?

YU7就能随便糊弄一下就大卖?

恐怕没那么简单。

咱必须承认,新势力造车,确实戳中了传统车企的一些软肋。

比如,更聪明的车机系统,更吸睛的造型设计,更直接的销售渠道。

小米YU7即将上市,三大理由让消费者保持观望-有驾

但与此同时,它们也面临着一些躲不开的硬骨头。

一个绕不开的现实问题,质量把控。

造车可不是玩乐高,是个极度精密的系统工程。

从零配件采购到生产线组装,再到最后的质检,哪个环节稍有疏忽,都可能影响到最终的出品。

小米SU7在初期交付的时候,就冒出过一些小瑕疵,虽然事后都妥善解决了,但也给消费者留下了“品控这块,还得加把劲”的印象。

另一个需要重视的方面,售后保障。

小米YU7即将上市,三大理由让消费者保持观望-有驾

老牌车企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多年,售后服务网络已经相对成熟。

而新势力造车,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充电桩的铺设密度、维修站点的覆盖范围、零部件的供应速度,这些都需要时间和真金白银的投入。

如果售后服务掉链子,再好的产品也难以赢得消费者的长期青睐。

所以,对于小米YU7,咱们不妨按捺住激动的心情。

配置参数再诱人,续航里程再实在,也先别急着掏腰包。

小米YU7即将上市,三大理由让消费者保持观望-有驾

不妨等等看,让那些“勇敢的先行者”先去趟趟雷,看看这车到底是不是真的物超所值。

说白了,消费者对待新势力的态度,就像对待一个新认识的朋友。

最初可能会被他的个性魅力所吸引,但时间久了,还是要看他的人品是否靠谱。

造车也是同样的道理,只靠营销手段和花哨的噱头是走不远的,最终还是要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才能赢得市场。

归根结底,车这玩意儿,安全才是王道。

别光盯着发布会上那些精美的PPT,多看看车主社区里真实用户的评价。

毕竟,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当摆设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