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
欧洲车企裁员真相 产业转移下的就业阵痛
看新闻了吗?欧洲车企又在裁员。这次是大众。要关德国工厂。上万人受影响。不是第一次了。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为什么?车卖不出去了吗?
恰恰相反。欧洲品牌在中国市场表现不错。但问题就在这里——这些车都是在哪生产的?
在中国。
数据显示欧洲本土汽车销量持续萎缩。相比峰值时期减少了约200万辆。这是个惊人的数字。相当于两家大型工厂的产能。
那么欧洲工厂怎么办?只能减产。裁员。关厂。
这不是短期波动。这是结构性调整。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正在重构。
你看大众汽车第三季度财报。净利润同比下降63.8%。宝马更惨。净利润暴跌83.8%。这些数字背后是整个欧洲制造业的困境。
成本太高了。大众负责人说得很直白:人力成本是其他欧洲同行的近两倍。必须削减40亿欧元。怎么减?关厂。裁员。
但这不是最关键的。
最关键的是——欧洲汽车业正面临双重压力。电动化转型需要巨额投入。传统业务利润持续下滑。钱从哪里来?
只能砍掉不赚钱的业务。削减冗余岗位。
更深远的影响还在后面。欧盟2035年禁售燃油车法案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传统汽车制造业岗位会继续减少。这是大势所趋。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到2035年电动化转型可能导致18.6万个岗位流失。
现在你明白了吗?
欧洲车企裁员不是因为车卖不出去。而是因为卖出去的车不再来自欧洲工厂。这是全球产业分工的必然结果。也是技术变革的必然代价。
阵痛还会持续。直到欧洲找到新的产业平衡点。
这个过程。很漫长。也很痛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