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自达这次推新款,听说还是2.5T发动机加一套全系八音响,起步价差不多17.6万人民币,咱第一反应不是“哇塞,好高级”,反而是脑壳里冒出一连串的问号:这波操作,是不是有点不接地气了?
老实说,这些年马自达在国内混得怎么样,大伙心里其实有数——月销几百台,和本田思域、领克03这种动辄破万的昔日老对手一比,差距肉眼可见,离谱得不忍直视。
讲真,我在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手头手机还掉地上了下——2.5T、八音响进化、起步十七万多,细看配置又是门板上徘徊的基础,如今的马3是要往“精致小众”路线上杠到底吗?
先不说情怀那事儿,马自达确实把两厢和手动挡留给喜欢驾控的玩家们,听起来就很懂开车的人喜欢啥感觉——但谁还天天挂二挡轰油门了?身边真爱手动挡的铁子估计一天开下来手都酸,更别提堵在环路上嗷嗷苦勒。
这事说到底,有点像在移动支付横扫一切的时代,某品牌突然搞个“复古硬币投币机”上市——哥,你可能很有格调,但买账的人真稀少。
对配置升级这块来说,八音响直接标配,诚意还是有的,但你要说真能靠这个让人放弃大屏和花里胡哨的智能化,怕是也悬。
现在的年轻人买车讲究啥?一个“舒服”字,另一个是“智能”二字,拿思域举例,人家早就大屏、互联、智能化二合一,而且价格也卡得死死的,不光省油还时髦,而马3现在入门都没无线充电,光靠一个音响搞定天下消费者?
别提了,朋友,这都什么年代了。
再扒拉下配置,入门2.5 S版该有的也不亏:中控屏、倒车影像、手机互联都在行列,但加热座椅、天窗、那种让人觉得“日子有盼头”的舒适配置,还是老套路——“想要请加钱”。这一套操作是不是眼熟?没错,就是传统合资车企那套“你要好东西就买贵的”,并且死不升级老电路,活活被国产车揍成了“反面教材”。
更有味道的是,出了个什么Carbon Edition,三分运动七分黑轮毂配红色皮革,视觉冲击倒是挺强,价格嘛,肯定直接拉满。问题是,这套外壳里塞的还是那个配方,不上混动不玩油电,光讲操控讲情怀,这招换汤不换药能卖几辆?
实际里,国内消费者长啥样?慢慢就变成“只听故事不买账”——国内三厢马3一个月只卖七百多台,人家思域、领克轻轻松松两万台打底,这差距你说大不大?
人家都上大尺寸中控屏了,甚至搞无线充电、智能互联整得比手机还丝滑,马3这边还是那块憋屈的小中控屏,导航卡顿都成了许多人的固定槽点,“都2024了你还用这个,老气!”便成了吐槽常客。咱可以想象,马自达的产品经理是不是天天做梦都盼着老用户买单,但事实就摆在那,新手司机也得看基础配置,不是人人都拿操控当选车第一标准。
说完配置,再瞅动力。马自达一门心思坚守燃油车阵地,把2.5L NA和2.5T当手里的王牌,不过现在大环境怎么看都不是汽油独尊了。要知道,油价一天比一天上天花板,年轻人买车最怕钱包成“分贝杀手”,既要开着舒服,又要油耗低、用车安心,人家隔壁都上混动电驱了,马自达还能单纯靠“开得爽”打天下吗?
其实网友热评早就把话说明白了,有人吐槽隔音烂、噪音大,好多人还抱怨保值率惨淡,二手车一出手“跳水选手”附体,一年掉价比头发掉得还快。
这些老毛病如果不老实解决,光加套运动壳子,或者提升点车机音响体验,说实话,也许只能让“老马粉”感动一把,大部分潜在车主只会摸摸钱包:算了,买个能用、靠谱、保值的现实多了。所以,别说什么手动挡,多年经验告诉咱,能真爱这项配置的而且还非两厢不可的用户,国内一抓十几个,能变成销量吗?
再说了,马自达这边动力和手动挡情怀,听起来确实够浪漫,老马广告里天天喊人马一体、极致驾控仿佛自己就是小舒马赫,但可惜,“玩车党”早已成了小众中小众。就算有人热血沸腾地买单,大头市场早被智能化、舒适化市场吞得只剩小尾巴,年轻人关注最多的是三大件之外的“细枝末节”——那啥,手机投屏顺不顺,语音操控跟不跟手,内饰好不好打卡发小红书,出门堵车能不能躺着嗑瓜子。
马自达的节奏,怎么看都跟时代主旋律错位。
很多人关注美国区起步价大概十七万多,而国内版本目前便宜得要命,最低九万多就能开走。一想“全球车型中国最便宜”,是不是感觉占了个大便宜?可惜现实打脸:等到新款进口,“升级”变“涨价”,十万刚出头就想和思域正面刚,一场配置和价格的拉锯战又要掀开。
这下问题来了,单靠换点小配置,能不能把自己救活?答案其实没人敢打包票,但马自达这样下去,估计要继续掉队。
反观现实,国产新能源的秦PLUS把“价格屠夫”词条写在脸上,堆料都能堆到天花板,还能给你智能座舱、找个地儿随便无线充电,用户能不买账?说起马自达,还在抠抠搜搜守那点情怀,落后的平台、慢慢悠悠的技术节奏,让人觉得它不是卖车,而是在“怀旧馆”开展览。
底盘调教再强,谁还在乎?平台都还没上新,丰田人家唰地改到了TNGA架构,刷新体验,“车圈iPhone”了属于,马自达呢?继续挤牙膏“人马一体”,真怕以后连“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广告都没人信。
看看市场那些“高阶玩家”怎么做:领克03推性能版、思域混动谁用谁省心,比亚迪直接“激光剑”架到大家脖子上,马自达还想靠小众操控顶住?兄弟,这剧本想拍多久?
讲到底,这回马自达3改款有点像给老用户开个“情怀party”,新鲜血液指望着自我营销,偏又懒得对主流市场妥协,生怕丢掉那点子精致感和品牌腔调。但现实已经不是十年前,“小众”变成“零星卖爆款”,孤独的产品策略终究撑不起一个品牌的未来。
说句掏心窝子的,想在国内活下来,不是说投入点外观内饰的小修小补就能逆风翻盘,你得学会尊重市场,对年轻人的需求敏感点。别光看美版上市八音响就觉得高光,没人会单纯为了多俩喇叭掏钱,大家想要的,是“大屏、智能、油耗低”,不买新生态,怎么拼得过挑剔的消费者?
有时候,还是得虚心瞄一眼别人家怎么活得滋润——比如思域、比亚迪,谁不是里子面子一把抓,“有智有品又省心”,最终的大赢家,靠的是“时代对味儿”,不是死守自我陶醉。
你说这场“马3翻身仗”最后打成啥样?未必都得看小众玩家怎么投票,更看大客盘的流动。真有那种一掷千金奔着驾驶乐趣买单的人,是不是越来越少?大市场是没情怀的,用数据说话,销量才是铁证钢证。
大家觉得,马自达还有戏吗?是死守小众自我安慰,还是洒脱转型拥抱主流?留言聊聊,咱一块儿八卦八卦,看看情怀和现实,究竟谁更有胜算。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