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瞧不上到抢着用,磷酸铁锂这场翻身仗,中国人赢得太彻底

“加一万五,从三元锂‘升级’成磷酸铁锂?这世界是不是疯了?”

从瞧不上到抢着用,磷酸铁锂这场翻身仗,中国人赢得太彻底-有驾

这事儿就发生在身边,几年前要是有人这么说,估计会被当成外行看笑话。那时候圈子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好车、贵的车,清一色都得是三元锂电池,这才叫身份。谁家旗舰要是塞了块磷酸铁锂,那简直就是自降身价,等着被口水淹没吧。

从瞧不上到抢着用,磷酸铁锂这场翻身仗,中国人赢得太彻底-有驾

磷酸铁锂?那不就是给网约车、代步小车配的嘛,突出一个“凑合用就行”。2019年那会儿,三元锂电池在新车里的地盘一度占到了65%,那架势,仿佛在说“贵有贵的道理,咬咬牙也得上”。

从瞧不上到抢着用,磷酸铁锂这场翻身仗,中国人赢得太彻底-有驾

可谁能想到,就这么短短几年,风水变得让人看不懂。磷酸铁锂的装车量已经冲到了80%以上,三元锂被挤兑得只剩下不到两成的空间。现在,甭管你车子卖几十万还是一百来万,用磷酸铁锂都成了理所当然。就连一百多万的仰望U8,还有话题中心的小米SU7,都老老实实地加入了磷酸铁锂的阵营。

这反转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曾经被捧上天的三元锂,怎么就突然不香了?

从瞧不上到抢着用,磷酸铁锂这场翻身仗,中国人赢得太彻底-有驾

一开始,大伙儿都觉得,电动车主最在乎的不就是续航吗?三元锂能量密度高,天生就能跑得更远,尤其是在冬天,零下二十度的环境,三元锂还能放出七成以上的电,磷酸铁锂那时候能有个五成就不错了。那时候开磷酸铁锂的车过冬,跟开盲盒没区别,仪表盘上的续航掉得比温度计还快,开个暖风都得做半天心理建设。

从瞧不上到抢着用,磷酸铁锂这场翻身仗,中国人赢得太彻底-有驾

但用着用着,大家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三元锂这东西,化学特性太活泼,性能强的代价就是“娇气”。过充过放都容易出问题,内部结构一坏,指不定就“嘭”的一声给你看个大烟花,那爆燃速度,可是秒速五公斤。所以厂商只能小心翼翼地用电池管理系统(BMS)给它套上紧箍咒,还一个劲儿地劝车主,日常充电到个八九成得了,也别真等没电了再充。

从瞧不上到抢着用,磷酸铁锂这场翻身仗,中国人赢得太彻底-有驾

这么一来,一辆标称续航600公里的三元锂车,日常舒舒服服能用的,可能也就是中间那三百多公里。反观磷酸铁锂,内部是稳定的橄榄石结构,耐高温、抗过充,循环寿命还长,主打一个皮实耐操。车主可以放心地从100%用到10%,一辆标称500公里的车,实际可用续航能奔着450公里去。

从瞧不上到抢着用,磷酸铁锂这场翻身仗,中国人赢得太彻底-有驾

两个车一起开进超充站,磷酸铁锂那边电充满了,司机都快开到家了,这边三元锂可能还在哼哧哼哧地补能。这么一对比,实际用起来,磷酸铁锂在续航和补能体验上,居然还反超了。

从瞧不上到抢着用,磷酸铁锂这场翻身仗,中国人赢得太彻底-有驾

更有意思的是,国内这帮电池厂,还真就走上了一条“天赋不够,技术来凑”的路。比亚迪搞了个脉冲自加热技术,让电芯自个儿给自己搓手取暖,几分钟就把电池温度升上来,硬是把冬天续航短的毛病给克服了。宁德时代他们则在结构上动脑筋,搞出个CTP技术,把电池模组这个中间商给砍了,电芯直接集成到电池包里,省下了一堆又重又占地方的壳子零件,变相把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给提了上去。

从瞧不上到抢着用,磷酸铁锂这场翻身仗,中国人赢得太彻底-有驾

当然,这背后还有个更深层的原因,钱。三元锂的正极材料,离不开镍、钴、锰这三兄弟,尤其是钴,全球一半以上的储量都在非洲的刚果(金),镍则主要看印尼的脸色。这两地方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全球电池成本都得抖三抖。而磷酸铁锂的原料,磷矿、铁矿,满世界都是,成本优势是娘胎里带的。

从瞧不上到抢着用,磷酸铁锂这场翻身仗,中国人赢得太彻底-有驾

早些年有补贴撑着,车企们还能为三元锂的高性能买单。等到2022年补贴一退,真金白银得从自己口袋里掏的时候,大家才发现,还是便宜又耐用的磷酸铁锂更香。说白了,与其在纸面续航上卷那百八十公里,不如把车价打下来,让更多人买得起,这才是推动新能源发展的正道。

最妙的是,当咱们中国的工程师们埋头搞结构创新和系统集成,硬生生把“矮矬穷”扶上“高富帅”宝座的时候,那些海外的电池大厂LG、三星、松下们,还在一门心思地钻研化学材料,觉得高镍电池、固态电池才是未来。等他们回过神来,才发现整个磷酸铁锂的产业链,从上游材料,到中游制造,再到下游专利,几乎都被中国企业给包圆了。

从瞧不上到抢着用,磷酸铁锂这场翻身仗,中国人赢得太彻底-有驾

现在,中国磷酸铁锂电池的产量,占了全球95%以上的市场份额。福特前两年说要建电池厂,用的还是宁德时代的技术授权。LG上个月刚拿下特斯拉三百多亿的磷酸铁锂订单,可它的正极材料供应商名单里,赫然写着龙蟠科技、华友钴业这些中国公司的名字。

从瞧不上到抢着用,磷酸铁锂这场翻身仗,中国人赢得太彻底-有驾

所以你看,磷酸铁锂这场翻身仗,根本不是简单的技术路线之争。它是一场成本、安全、耐用性对纸面性能的现实主义胜利。或许,我们都弄错了一个问题,决定一项技术能否普及的,从来不是它的理论天花板有多高,而是它的普惠下限有多广。

从瞧不上到抢着用,磷酸铁锂这场翻身仗,中国人赢得太彻底-有驾

那么,你觉得未来还会有新的技术,像今天的磷酸铁锂一样,颠覆我们现在的认知吗?

从瞧不上到抢着用,磷酸铁锂这场翻身仗,中国人赢得太彻底-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