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加速3.23秒吊打保时捷Macan,25万的价格背后,为什么懂车的人都在等三个月后的车主反馈?

小米YU7加速3.23秒吊打保时捷Macan,25万的价格背后,为什么懂车的人都在等三个月后的车主反馈?

亦庄那条直道上,一台宝石绿的YU7从我身边蹿过去,尾灯拖出一道红线。我瞥了眼仪表盘——刚才那一脚油门,它恐怕不到四秒就破百了。副驾的老张是开了二十年车的主儿,他嘬了口烟:“账面数据倒是漂亮,可你看那车牌——临牌,首批车主。真东西还得三个月后见分晓。”

小米YU7加速3.23秒吊打保时捷Macan,25万的价格背后,为什么懂车的人都在等三个月后的车主反馈?-有驾

这话不假。690匹马力,3.23秒破百,这加速比保时捷Macan Turbo还快两成。800V高压平台充电够狠,官方宣称15分钟补620公里。数据摆这儿,确实唬人。但混车圈久了都明白,宣传册上的数字和你实际开起来,中间隔着的可不只是一层纸。

续航标835公里,听着挺美。可这是CLTC工况跑出来的——实验室环境,匀速慢行,空调都不敢开足。真上了京沪高速,定速巡航120码,能跑650公里就算良心。去年冬天有朋友开电车去崇礼,零下十五度,表显续航直接腰斩。电池怕冷,这是物理规律,谁家的车都得认。

小米YU7加速3.23秒吊打保时捷Macan,25万的价格背后,为什么懂车的人都在等三个月后的车主反馈?-有驾

激光雷达倒是给得痛快,全系标配。探测距离200米,识别锥桶、加塞车这些活儿挺利索。但这玩意儿也有软肋——雨天雾天,激光束穿不透水汽,这时候还得靠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顶上。说到底,再聪明的辅助驾驶,也就是个辅助,方向盘后面那个人才是底线。

空间没糊弄人。轴距3米,比Model Y长一截,我这一米八的个头坐后排,膝盖离前座还有两拳。溜背造型是帅,但代价就是头顶空间紧巴,坐直了头发能蹭到车顶棚。后备箱倒是能装,放倒后排塞四个28寸箱子没问题,带娃自驾够用。

小米YU7加速3.23秒吊打保时捷Macan,25万的价格背后,为什么懂车的人都在等三个月后的车主反馈?-有驾

价格卡得精准。25万起,刚好压在Model Y下面。配置单拉出来看,激光雷达、零重力座椅、更长续航,这些特斯拉要么选装要么压根没有。瞄准的就是那批觉得特斯拉贵、又想尝鲜科技的年轻人。一线城市订单占了六成,35岁以下占七成,画像清晰。

但有几个坑得注意。产能刚起步,首批就五千台,现在下单得等仨月。门把手是电动内翻的,官方说加了加热丝能扛零下二十度,但北方车主冬天早上能不能顺利开门,还得实际验证。那个横跨前挡风的HUD投影屏,号称强光下提升40%清晰度,正午大太阳底下到底晃不晃眼,试驾时最好专门找个晴天测测。

车身用料算厚道。2200兆帕超强钢,比Model Y硬一些。碰撞测试拿了全G评级,电池包防水IP68级别,理论上泡两天没事。但这种数据看看就行,真出事儿管不管用,还得看整个防护系统的协同。

小米YU7加速3.23秒吊打保时捷Macan,25万的价格背后,为什么懂车的人都在等三个月后的车主反馈?-有驾

那个宝石绿车漆挺特别。双层色漆,底层加了绿宝石颗粒,阳光下能看出渐变。这种设计抓眼球是够了,但过两年会不会看腻,就因人而异了。见过不少车主冲着特殊配色买车,半年后就后悔没选黑白灰这种百搭色。

说实话,这车适不适合你,得看场景。市区通勤,充电方便,那3秒破百的推背感确实爽。但常跑长途,尤其冬天往东北走,续航这关还得多想想。车没有十全十美的,只有匹配度高不高。

小米YU7加速3.23秒吊打保时捷Macan,25万的价格背后,为什么懂车的人都在等三个月后的车主反馈?-有驾

最近试驾排队的人不少,也有黄牛加价三五万倒车。这热度能维持多久,得看后续用户的实际体验。买车是大事,光看参数和营销不够,不如再等等,看看首批车主三个月后怎么说。口碑这东西,得时间来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