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开车,大家可能都留意过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
很多刚拿到驾照的新手,开车时座椅都调得特别靠前,身体几乎要趴在方向盘上,双手紧紧地抓着方向盘的上半部分,整个人显得特别紧张,好像随时准备投入一场战斗。
但是,那些开了多年车的老司机们,画风就完全不一样了。
他们往往把座椅调得相当靠后,靠背也放得比较斜,整个人半躺在座位里,胳膊伸得直直的,手也只是随意地搭在方向盘上。
这个姿势,不了解的人看了,心里肯定会犯嘀咕:这样开车能行吗?
离得那么远,脚能把刹车和油门踩到底吗?
打方向盘的时候,胳膊能使上劲儿吗?
万一遇到紧急情况,这么个“躺平”的姿势,反应能快得起来吗?
这些疑问很正常,因为从表面上看,新手的姿势似乎更有安全感,离得近,看得清,控制也直接。
而老司机的姿势看起来就有点过于放松,甚至显得有些散漫。
但实际上,这种看似“躺着”开车的习惯,并不是为了耍酷或者偷懒,而是无数老司机在长年累月的驾驶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经验,这里面融合了对舒适、操控和安全的综合考量,可以说是一门隐藏的驾驶学问。
首先,咱们来说说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身体的舒适度。
开车,尤其是在国内跑长途或者每天上下班高峰期通勤,一开就是一两个小时甚至更久。
如果一直保持着新手那种身体前倾、肌肉紧绷的姿势,时间短了还不觉得,一旦超过半小时,腰部、颈椎和肩膀的压力就会非常大,很快就会感到腰酸背痛,脖子僵硬。
开一次长途下来,人就像散了架一样。
老司机因为开车时间长,经历的疲劳多,所以他们比谁都懂得如何让自己在车里待得更久、更舒服。
把座椅调得靠后一些,让整个后背能够完全贴合在座椅靠背上,腰部就能得到有效的支撑,脊椎的压力会小很多。
肩膀也自然下沉,不会因为要够着方向盘而一直紧张地耸着。
这样一来,整个人的身体是舒展的,血液循环更通畅,自然就不容易感到疲劳。
身体放松了,注意力才能更持久地集中在路况上,这本身就是一种安全保障。
接着,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踩刹车和油门这个动作。
很多人觉得,座椅靠前,腿离踏板近,踩起来才踏实、有劲。
其实这个想法是存在误区的。
当座椅太靠前的时候,腿是蜷缩着的,膝盖弯曲的角度很大,这时候踩踏板,主要动用的是脚踝和部分小腿的力量,发力方式比较单一,而且脚后跟往往是悬空的。
在需要频繁切换油门和刹车的城市拥堵路段,这种姿势会让小腿肌肉持续紧张,非常容易酸痛甚至抽筋。
而老司机把座椅调后,腿部有了一定的伸展空间,脚后跟可以稳稳地踩在驾驶室的地板上作为一个支点。
当需要踩油门或刹车时,他们可以用整个大腿带动小腿发力,以脚后跟为轴心转动脚掌去踩踏板。
这种方式不仅更省力,而且在需要紧急刹车时,能够瞬间爆发出更强的力量,因为这是调动了整条腿的力量。
一个标准的调节方法是,当你把刹车踏板一脚踩到底时,膝盖仍然能保持一个轻微的弯曲,这个距离就是最理想的,既能保证最大的制动力,又能避免在发生碰撞时,因腿部完全绷直而导致膝关节受到冲击伤害。
然后,就是至关重要的安全问题,这一点包含了两个方面。
第一是关于安全气囊的。
现在几乎所有的车都在方向盘里配备了安全气囊,这是一个在关键时刻能救命的装置。
但它的工作原理是在极短时间内(大约百分之几秒)以非常高的速度(时速可达300公里)充气弹出。
如果你的身体,特别是胸口和头部,离方向盘太近,比如小于20厘米,那么这个本来用于保护你的气囊,在弹出的瞬间就会变成一个巨大的冲击物,直接撞在你的身上,造成严重的二次伤害。
国内外大量的碰撞测试和事故分析都表明,驾驶员胸口与方向盘中心的距离,最好保持在25厘米以上,这大概就是一个成年人手掌的长度。
老司机那种靠后的坐姿,恰好就为安全气囊的正常弹出和缓冲留出了足够的安全空间。
第二是关于视野的。
很多人以为坐得靠前,视野会更好,其实不然。
当你紧贴着方向盘时,你的视线高度较低,很容易被仪表盘的上沿或者前挡风玻璃下方的部分区域遮挡,而且A柱(前挡风玻璃两侧的立柱)造成的盲区也会更明显。
你的视线会不自觉地聚焦在车头前方很近的距离。
而当身体向后坐,头部的位置自然会更高一些,视线就能越过仪表盘的遮挡,看得更远。
这就像在电影院,坐在后排中间位置的人,总能比第一排的人看到更完整的屏幕画面。
更开阔的视野意味着你能更早地发现远处的交通状况,比如前方路口的信号灯变化、更远处车辆的动态,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来做出预判和反应,这对安全驾驶的意义是巨大的。
最后,这种驾驶姿势也是一种长期养成的身体记忆和驾驶习惯。
对于老司机来说,开车已经像走路、吃饭一样,成为一种本能。
他们一上车,就会下意识地调整到一个自己最熟悉、最放松的姿态,只有在这个姿态下,他们才能找到那种“人车合一”的感觉。
在这种放松的状态下,他们操控方向盘更多是依靠手腕的精细动作,而不是用整个胳膊去“抡”,尤其是在高速行驶中进行微调或者变道时,动作更柔和,车身姿态也更稳定。
当然,座椅靠后也绝对不是越远越好,必须以能够轻松、有力地将刹车踩到底为前提。
所以,老司机那个看似随意的“躺平”姿势,实际上是在舒适性、操控便捷性和安全性之间找到了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平衡点。
这背后,是成千上万公里的路程和无数次的操作积累下来的智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