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交付启动
小米YU7今天开始交付,越来越多车主拿到了新车。今天下午,小米汽车官方介绍了YU7的驾驶模式。
相比标准版,Pro和Max版本增加了运动+模式、越野辅助模式,以及可调节的悬架高度。下面内容以YU7 Max为例。
日常驾驶模式切换
日常用车:5种驾驶模式
在平时开车时,可以通过方向盘上的旋钮,直接切换5种驾驶模式,包括舒适、运动、运动+三种主要模式,以及预设的“经济”和“新手”两种自定义模式。
不同模式会调整动力响应、转向手感和悬架软硬等设置,让驾驶更符合不同需求。
**舒适模式**
动力输出为408马力,相当于3.0T豪华SUV的水平,动力足够,但调校柔和,容易控制。
方向盘轻便,悬架柔软,适合日常通勤,驾驶和乘坐都更舒服,也更省油。
运动驾驶模式
运动模式
动力输出为618马力,接近4.0T高性能跑车水平,日常驾驶足够强劲,同时也能保持不错的续航。
这个模式下,车子提速快、反应灵敏,操控更精准。方向盘手感扎实,底盘支撑性更好,兼顾运动和舒适。搭配25个扬声器的音响,还能模拟运动声浪,让驾驶更有激情,适合喜欢动感驾驶的人日常使用。
运动模式详解
运动+模式:
开启后,最大马力可达690PS,0到100公里/小时加速仅需3.23秒,方向盘会变得更重,驾驶感更直接。
悬架调至最硬,车身降低,提升过弯表现,驾驶乐趣更强,但对技术要求更高,湿滑路面不建议使用。
此外还有两种预设模式:
经济模式:
动力输出为367PS,接近3.0T豪华SUV水平,电耗更低,续航更长,适合日常通勤使用。
新手模式:
动力输出为210PS,相当于2.0L-2.5L自然吸气发动机水平,最高车速限制在140km/h,动力响应更平缓,适合新手或刚拿驾照的车主,更容易上手。
五种驾驶场景模式简介
**五种驾驶场景模式简要说明**
**1. 超级省电模式**
当剩余续航低于50公里时,系统会提示用户是否开启。也可以随时手动开启。
此模式下,车辆动力输出降低,最大马力为210PS,空调、座椅加热、娱乐等功能受限,行车和泊车辅助功能关闭,底盘调低,以延长续航。
**2. 雪地模式**
适用于雪地或湿滑路面。
该模式优化四驱分配和能量回收,减少打滑风险,提升行驶稳定性,让驾驶更安全。
**3. 越野辅助模式**
用于应对复杂路况,可提升离地间隙至222mm,优化动力分配和电子限滑,增强通过性。
但需注意,YU7不是专业越野车,此模式仅适合近郊轻度越野和露营路面使用。
陡坡缓降功能介绍
陡坡缓降功能是车辆在下长坡时自动控制每个车轮的刹车,让车子保持低速行驶,同时保证轮胎能牢牢抓地,让驾驶更安全、更轻松。
晕车舒缓模式优化驾驶体验
小米联合北京同仁医院和上海华山医院,研究了晕车人群的心电、眼动和皮肤电等生理数据。
根据加速、匀速、减速和悬挂系统的表现,对YU7的驾驶体验进行了优化,特别推出了“晕车舒缓模式”。
这个模式让车子在加速时更平稳,匀速时更顺滑,减速时更柔和,行驶起来没有“船感”,减少身体感受到的刺激,从而降低晕车的可能性。
即使像“风琴脚”那样开车,车内也会保持平稳舒适。
大师模式详解
YU7 还有一个“大师模式”,是为喜欢操控的车主准备的。
小米汽车强调,高性能是它的特点,所以这款SUV也支持深度自定义驾驶设置,让有经验的驾驶员能更自由地探索车子的极限。
这个模式适合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司机,**不要在普通路上使用**。
在大师模式里,APP提供了5个可调参数:
- 能量回收强度:101挡可调
- 前后驱动分配比例:101挡可调
- 前后能量回收比例:101挡可调
这些设置可以让你根据自己的习惯,调整车辆的性能表现。
另外还有:
- **ESC稳定系统**:有5档强度可调,从4到0,越低越不干预,要小心选择。
- **TC牵引力控制**:7档强度可调,从7到0,越低越自由,也要谨慎使用。
还有一个“能量回收增强”功能,适合赛道驾驶。它能提升能量回收效率,减轻刹车系统的负担。即使刹车抱死,也能提供最大0.2g的回收能量,保证刹车性能不会因过热而下降。
**大师模式还包含漂移模式**,让驾驶更有乐趣。
漂移模式设置与安全须知
进入漂移模式后,车辆会切换为纯后轮驱动,让车手更容易控制车身的滑行角度。系统默认设置为2挡,既能满足漂移时的动力需求,也方便新手上手。高级玩家可以在设置中调整到更合适的模式。
小米汽车提醒大家,驾驶安全最重要。想要体验运动驾驶的乐趣,必须具备专业的驾驶技术和知识。未经专业改装的原厂车,不建议在赛道上尝试。
如果要在赛道上驾驶,必须对轮胎、刹车和散热系统进行升级,并开启大师模式,同时打开能量回收增强功能,确保在激烈驾驶中不会出现安全隐患。
全部评论 (0)